《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黄庭坚

万灵未对甘泉,五福问祀迎年。
旍旂三斿半偃,风马云车闯然。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灵未对甘泉,
五福问祀迎年。
旍旂三斿半偃,
风马云车闯然。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加韩川在西太乙宫举行的祭祀仪式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对新年的迎接。诗人描述了旌旗招展、旌旗飘扬、风马云车的盛况,以及五福前来祈福的景象。

赏析:
1.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参加祭祀仪式时写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重视祭祀仪式的传统。它展现了庄严、热烈的场面,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对新年的期盼。

2. 诗中的“万灵未对甘泉”意味着众多神灵尚未抵达甘泉,此处甘泉指的是供奉神灵的地方。这表明诗人期待着神灵的到来,预示着祭祀仪式的开始。

3. “五福问祀迎年”表达了人们对五福的祈福,即寿、富、贵、康、乐五种福祉。人们希望通过祭祀仪式来迎接新年,祈求神灵保佑,获得福祉。

4. “旍旂三斿半偃”形容了旌旗在风中飘扬的景象。旍旗是古代祭祀仪式中常见的装饰物,象征着权威和威严。

5. “风马云车闯然”描绘了祭祀仪式中车马奔驰的热闹场面。风马和云车都是古代神话中常见的形象,风马象征着迅捷,云车象征着神仙的交通工具。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古代祭祀仪式的盛况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是一首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诗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án chuān fèng cí xī tài yǐ gōng sì shǒu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wàn líng wèi duì gān quán, wǔ fú wèn sì yíng nián.
万灵未对甘泉,五福问祀迎年。
jīng qí sān yóu bàn yǎn, fēng mǎ yún chē chuǎng rán.
旍旂三斿半偃,风马云车闯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古诗,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