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口道中三首》 王令

维舟泝江流,人力与水争。
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
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蕲口道中三首》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蕲口道中三首》是宋代王令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维舟泝江流,人力与水争。
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
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蕲口道中泛舟江流的情景,并抒发了对自然力量和人力的感慨。作者回首看向东方,仿佛自己也像御风一般行驶。他思考着,谁能够倒转长江的水流,让它暂时向西倾斜呢?最后,他表示自己只能怀揣着快客的心意,不愿畏惧鱼龙的惊吓。

赏析:
这首诗以泛舟江流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力的无奈。通过将自己的视角与御风相比较,作者展示了对自然力量的向往和渴望。然而,对长江水流的倒转只是作者内心的幻想,也体现了人力的微不足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心态,他宁愿怀揣快客的心意,保持开放的心境,而不惧怕外界的干扰和困扰。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以及对人力的无奈和对心境的宽慰。这种豁达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敬畏在宋代文学中具有典型的特征,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蕲口道中三首》王令 拼音读音参考

qí kǒu dào zhōng sān shǒu
蕲口道中三首

wéi zhōu sù jiāng liú, rén lì yǔ shuǐ zhēng.
维舟泝江流,人力与水争。
huí shì dōng xià rén, huǎng rú yù fēng xíng.
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
shuí néng dào cháng jiāng, bēn xiè zàn xī qīng.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
liáo yòng kuài kè yì, hé dàn yú lóng jīng.
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蕲口道中三首》专题为您介绍蕲口道中三首古诗,蕲口道中三首王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