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介甫行畿县》 王令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
被水田畴思货种,经冬鳏寡待周贫。
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送介甫行畿县》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介甫行畿县》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厩牧三年厌苦频,
况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堕窳怀宽政,
吏士因循倚近亲。
被水田畴思货种,
经冬鳏寡待周贫。
想今愈有江湖兴,
亦欲同君一钓纶。

诗意:
这首诗词以送别介甫离开畿县为题材,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的批判。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这里的“厩牧”指的是驻守在马厩和牧场的官员,他们三年来频繁地感到厌倦和痛苦,而王令则以持斧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表示他像春天一样到处行走。这一句意味深远,既表达了王令对官员们腐败生活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追求艺术和自由的态度。

接下来,诗中写道:“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这两句暗示了社会的堕落和官员的腐败。民众因为官员的腐败而怀疑宽政的可能性,而吏士们则因为亲近权贵而安于现状。

然后,诗中描述了被水田畴思货种,经过冬天的艰难,鳏寡等待着周济的贫困。这部分描写了普通民众的困苦生活和对于政府的期待与希望。

最后两句:“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表达了王令对当时社会潮流的看法,他希望能够与介甫一起享受江湖的繁荣,一起垂钓纶鱼,这里的垂钓纶鱼也可以理解为追求自由和宁静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官员腐败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自由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介甫行畿县》王令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iè fǔ xíng jī xiàn
送介甫行畿县

jiù mù sān nián yàn kǔ pín, kuàng lìng chí fǔ shì xíng chūn.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
mín máng duò yǔ huái kuān zhèng, lì shì yīn xún yǐ jìn qīn.
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
bèi shuǐ tián chóu sī huò zhǒng, jīng dōng guān guǎ dài zhōu pín.
被水田畴思货种,经冬鳏寡待周贫。
xiǎng jīn yù yǒu jiāng hú xìng, yì yù tóng jūn yī diào lún.
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介甫行畿县》专题为您介绍送介甫行畿县古诗,送介甫行畿县王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