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竹纸三首》 曾几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
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剡溪竹纸三首》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剡溪竹纸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会稽竹箭东南美,
化作经黄纸叠层。
旧日土毛无用处,
剡中老却一溪藤。

中文译文:
会稽的竹箭东南方向非常美丽,
被加工成经黄色的纸张叠叠层层。
过去那些粗糙的土纸没有任何用途,
而在剡中,老人们却依然使用一种溪藤来制作纸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剡溪地区的竹纸制作过程和价值,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比。诗人首先赞美了会稽地区竹箭的美丽,随后描述了竹箭被加工成经黄纸的过程。他指出过去的土纸已经失去了用途,而在剡中地区,老人们仍然使用一种溪藤来制作纸张,这显示了传统制作纸张的坚持和延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竹纸的制作过程和地区特色。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粗糙与精细的纸张,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的剡溪地区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他以此来展示该地区特有的竹纸制作技术和人们对传统艺术的执着。此诗既揭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展现了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呼吁人们珍惜和传承传统技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剡溪竹纸三首》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 xī zhú zhǐ sān shǒu
剡溪竹纸三首

kuài jī zhú jiàn dōng nán měi, huà zuò jīng huáng zhǐ dié céng.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
jiù rì tǔ máo wú yòng chǔ, shàn zhōng lǎo què yī xī téng.
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剡溪竹纸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剡溪竹纸三首古诗,剡溪竹纸三首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