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潜试院道旧》 晁补之

璧月照歌淮上舫,姚花引醉福昌城。
何如阊阖门西北,卧听秋风枕畔声。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和文潜试院道旧》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潜试院道旧》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璧月照歌淮上舫,
姚花引醉福昌城。
何如阊阖门西北,
卧听秋风枕畔声。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淮河上的歌船和福昌城中盛开的花朵,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诗人呼唤着美好的时光和自然之声,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展现出浓厚的文人情怀。诗中的"璧月"指的是明亮如玉的月光,"歌淮上舫"则描绘了淮河上流动的歌船。"姚花"是指盛开的花朵,"引醉福昌城"则表达了花朵美丽的魅力。诗人借助这些景物,营造出宁静、美丽的夜晚氛围。

诗的最后两句"何如阊阖门西北,卧听秋风枕畔声"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声音的向往。"阊阖门"是指宫殿的大门,"西北"是指风的方向,诗人希望能够在宫殿门旁边躺下,静静地聆听秋风吹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夜晚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的向往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世界,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词展示了晁补之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美的敏感把握,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诗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文潜试院道旧》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qián shì yuàn dào jiù
和文潜试院道旧

bì yuè zhào gē huái shàng fǎng, yáo huā yǐn zuì fú chāng chéng.
璧月照歌淮上舫,姚花引醉福昌城。
hé rú chāng hé mén xī běi, wò tīng qiū fēng zhěn pàn shēng.
何如阊阖门西北,卧听秋风枕畔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文潜试院道旧》专题为您介绍和文潜试院道旧古诗,和文潜试院道旧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