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苏辙

我归无时,视汝长久。
孰为沮溺,风雨相耦。
筑室车皋,取足南亩。
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是苏辙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回来时,希望你一直健康。谁会沉溺,风雨交织。修建房屋,耕作南亩。后稷为伟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以韵陶渊明劝农诗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的劝勉和关切之情。诗中,作者回到家乡,希望家乡的人民能够保持健康和长久。他提到了沉溺于酒色等事物的人,暗示这样的人会被困扰和困苦所笼罩。接着,他鼓励人们修建房屋,耕作土地,努力取得丰收。最后,他提到了后稷,传说中的农业之神,表达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对农民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融入了陶渊明的劝农诗的意境,表现出苏辙对农民的关怀和对农业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以及对后稷的提及,展现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努力。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语言质朴自然,富有感染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旨在唤起读者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爱。通过这首诗词,苏辙传递了一种劝勉和鼓励的情感,呼吁人们珍惜农业,关注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以及农业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zhān cì yùn táo yuān míng quàn nóng shī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wǒ guī wú shí, shì rǔ cháng jiǔ.
我归无时,视汝长久。
shú wèi jǔ nì, fēng yǔ xiāng ǒu.
孰为沮溺,风雨相耦。
zhù shì chē gāo, qǔ zú nán mǔ.
筑室车皋,取足南亩。
hòu jì wèi liè, fū qǐ yī shǒu.
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专题为您介绍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古诗,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