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新茶》 曾巩

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
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寄献新茶》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献新茶》是宋代文人曾巩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珍贵的新茶的品质和独特之处,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种处地灵偏得日,
摘时春早未闻雷。
京师万里争先到,
应得慈亲手自开。

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种处地灵偏得日”描绘了这种新茶生长的环境十分优越,得到了充足的阳光照射。第二句“摘时春早未闻雷”则表达了这种茶叶采摘的时间很早,还没有出现春雷。这两句通过描绘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的时机,展现了这种茶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表达了人们对这种新茶的热切追求。京师指的是当时的首都,万里争先到表明了茶叶的珍贵和受欢迎程度。最后一句慈亲手自开则象征着亲人亲自为他人泡茶,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新茶的描绘,展示了新茶的珍贵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茶叶的品质和人们对其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赞美和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献新茶》曾巩 拼音读音参考

jì xiàn xīn chá
寄献新茶

zhǒng chù dì líng piān de rì, zhāi shí chūn zǎo wèi wén léi.
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
jīng shī wàn lǐ zhēng xiān dào, yīng de cí qīn shǒu zì kāi.
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献新茶》专题为您介绍寄献新茶古诗,寄献新茶曾巩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