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鹧鸪(三首)》 刘基

黄茅垅上雨和泥,苦竹冈头日色低。
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山鹧鸪(三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鹧鸪(三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行人远离家乡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诗意:
在黄茅垅上,雨水混合着泥土,苦竹冈头下,太阳的光芒显得低矮。这里的行人无法前进,不能让空白的思念增添鹧鸪的啼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离乡背井的行人的思念之情。黄茅垅上的雨水和泥浆,苦竹冈头下的低矮太阳,形象地展现出行人所面对的困境和艰苦的旅途。而无法听到鹧鸪的啼声,更增添了离乡的苦楚和无奈。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行人境遇的同情和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对行人困境的关注。它展现了明代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敏感触动,以及对离乡背井者的同情和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鹧鸪(三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è gū sān shǒu
山鹧鸪(三首)

huáng máo lǒng shàng yǔ hé ní, kǔ zhú gāng tóu rì sè dī.
黄茅垅上雨和泥,苦竹冈头日色低。
zì shì xíng rén xíng bù dé, mò jiào kōng hèn zhè gū tí.
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鹧鸪(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山鹧鸪(三首)古诗,山鹧鸪(三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