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三首)》 刘基

五湖风雨夜垂纶,一叶扁丹一粟身。
至竟云涛归大壑,烟波还属钓鱼人。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绝句漫兴(三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绝句漫兴(三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绝句漫兴(三首)》中文译文:
五湖风雨夜垂纶,
一叶扁丹一粟身。
至竟云涛归大壑,
烟波还属钓鱼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渔夫在五湖风雨的夜晚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富有哲理的场景。

首先,五湖风雨的夜晚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风雨的凛冽使得垂钓的过程更加艰辛和寂寥,同时也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其次,诗中提到的“一叶扁丹一粟身”表达了渔夫贫寒的境遇。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简洁的表述,传达了渔夫的贫穷和朴素的生活状态。渔夫只有一叶扁舟、一根红漆的鱼竿和一些微薄的物资,他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和贫困的。

诗的最后两句“至竟云涛归大壑,烟波还属钓鱼人”表现了渔夫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命的领悟。云涛归大壑,烟波归渔夫,表明渔夫与自然相融合,与大自然的力量相互共生。他深知风云变幻不居,而他自己的命运与渔获也是如此,皆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渔夫通过垂钓与自然相对话,感受着自然的悠远和宽广,他的生活也因此与自然的律动紧密相连。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寻常而又深刻的场景,展示了渔夫对自然和生命的领悟。通过渔夫垂钓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理解,暗示了一种顺应自然、平和宽容的处世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绝句漫兴(三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jué jù màn xìng sān shǒu
绝句漫兴(三首)

wǔ hú fēng yǔ yè chuí lún, yī yè biǎn dān yī sù shēn.
五湖风雨夜垂纶,一叶扁丹一粟身。
zhì jìng yún tāo guī dà hè, yān bō hái shǔ diào yú rén.
至竟云涛归大壑,烟波还属钓鱼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绝句漫兴(三首)》专题为您介绍绝句漫兴(三首)古诗,绝句漫兴(三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