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鞏大监》 姜特立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分类: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寄鞏大监》姜特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鞏大监》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鞏大监》中文译文:
十里又过了十天信件未通,
每次看到金色的山峰就想起高洁的风范。
我知道你厌恶酷热难以迎接客人,
所以我不敢再写诗来打扰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姜特立寄给鞏大监的心情和思念之情。诗人在十里路上已经过了十天,但他的信件却没有送达,这使他倍感焦虑和不安。每当他看到金色的山峰,就会想起鞏大监高洁的气质和崇高的品格。诗人了解鞏大监对于酷热天气的厌恶,因此不敢再写诗打扰他。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深深思念和对其贤德的赞美之情。

该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十里又过了十天,信件未能送达,象征着时间的拖延和思念的加深。诗人通过描述金色的山峰,将景物与鞏大监的高洁品格相联系,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诗末提到诗人不敢再写诗来打扰鞏大监,体现了他对鞏大监的尊重和顾忌,传达出一种含蓄和谦逊的情感。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几个简短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敬仰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度和情感表达的技巧。整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品格和崇尚雅致的文化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鞏大监》姜特立 拼音读音参考

jì gǒng dà jiān
寄鞏大监

shí lǐ jiān xún xìn bù tōng, měi kàn jīn fù xiǎng gāo fēng.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yǐ zhī dàn shǔ nán yíng kè, bù gǎn jiāng shī gèng nǎo gōng.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鞏大监》专题为您介绍寄鞏大监古诗,寄鞏大监姜特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