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七咏·瑞萱堂》 方岳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居七咏·瑞萱堂》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居七咏·瑞萱堂》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携得春归通德门,
等闲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
连夜吹开堂北萱。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居为题,描绘了一个安静恬淡的山居生活场景。诗人带着春天的归来进入了通德门,暗示他的生活富有德行和道德的充实。即使是平常的万木,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恩泽,显示了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提到的母桃未熟和蓬莱浅,暗示诗人的世界是一个纯净、简朴的境地,没有炫丽和浮华的装饰。最后一句描述了夜晚的时候,北堂的萱花在微风中轻轻吹开,给整个山居增添了一丝祥和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山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通德门象征着诗人修身养性的境地,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宁和高尚的品德。万木沾恩的描写,显示了自然界的包容和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彰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母桃未熟蓬莱浅的比喻,展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朴实、纯净的生活态度,不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最后一句描绘了夜晚里的安详景象,北堂的萱花在微风中吹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示了他对和谐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居七咏·瑞萱堂》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jū qī yǒng ruì xuān táng
山居七咏·瑞萱堂

xié dé chūn guī tōng dé mén, děng xián wàn mù yì zhān ēn.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mǔ táo wèi shú péng lái qiǎn, lián yè chuī kāi táng běi xuān.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居七咏·瑞萱堂》专题为您介绍山居七咏·瑞萱堂古诗,山居七咏·瑞萱堂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