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陈宓

和戎之计最堪嗟,不以恩威以丽华。
他日渔阳动鼙鼓,只因争取上林花。
分类:

《感时》陈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时》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和戎之计最堪嗟,
不以恩威以丽华。
他日渔阳动鼙鼓,
只因争取上林花。

诗意:
此诗抒发了诗人对时代的感叹之情。诗中提到了"和戎之计",指的是当时政府对外战争的策略,而"堪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策略的叹息。诗人认为,国家不应该仅仅依靠恩威来统治,也不应该过于注重表面的华丽和美化,而应该注重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能有一天,国家能够走出战乱,实现安定和富强,人民能够过上太平盛世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作者思想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政治的关切和国家的繁荣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当时政府的战争策略和统治方式的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他认为过度依赖武力和恩威,以及过分注重表面的华丽和美化,都是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阻碍。他希望国家能够摒弃这种做法,以更加务实和可持续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诗中的最后两句"他日渔阳动鼙鼓,只因争取上林花",用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渔阳动鼙鼓"暗示了战乱的结束和国家的安定,"上林花"则象征着繁荣和富强。诗人以此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与繁荣,人民能够享受到安定和幸福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代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方式的担忧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同时也呼吁政府在治理国家时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和长远发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时》陈宓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shí
感时

hé róng zhī jì zuì kān jiē, bù yǐ ēn wēi yǐ lì huá.
和戎之计最堪嗟,不以恩威以丽华。
tā rì yú yáng dòng pí gǔ, zhǐ yīn zhēng qǔ shàng lín huā.
他日渔阳动鼙鼓,只因争取上林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感时》专题为您介绍感时古诗,感时陈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