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地的诗词(787首)

721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
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
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
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722 《次韵邵君以客名斋二首》 宋·方回

我能容物天容我,容足元消地几多。
结莫逆交聊尔汝,闻无义语勿谁何。
飘零踪迹因循惯,冷淡光阴苟且过。
人世政如蚕食叶,百年谁办茧成窝。

723 《题徐仲彬达观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万汇夥,独得为人赖钧播。
八尺身为天地赘,一寸心将天地裹。
道眼自应非肉眼,以心观物无不可。
灵台光尘日月县,肯使一丝挂尘堁。

724 《闻笛叹》 宋·方回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
如说生离苦,天涯海角无由回。
又如诉死别,委骨黄壤埋蒿莱。

725 《题柯德阳埽尘斋》 宋·方回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佔毕,又患学不至。

726 《送家自昭慈湖山长》 宋·方回

我身即此庵,要识一个自。
自心为庵主,太阳了不二。
太阳本常明,天半隔以地。
朝红正昼白,暮夜黄黑异。

727 《送刘都事五十韵》 宋·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韩卢猎。
泰山有不见,得兽夸足捷。
学问夫何如,有书钥诸箧。
府史以为师,仅能署吏牒。

728 《闽中郑君炎南仲两魁乡赋比自霅教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鹄袍十万众,两纪知名郑南仲。
妙年官赋甲秋闱,一发辄中仍再中。
岂知天地大变革,原夫八韵竟无用。
虽然改尔亦得力,斗南斗北声价哄。

729 《送黄尉制司禀议》 宋·葛绍体

四海指掌上,西浙复制置。
机张要省括,万里发中秘。
制劄天边来,夺我嘉兴尉。
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

730 《宣公泉歌》 宋·葛绍体

几年废井城东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凿何。
宣公浩气辈孟轲,论谏仁义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731 《读圆觉经》 宋·郭印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732 《读维摩经》 宋·郭印

白衣心出家,从古推净名。
无疾现有疾,特地真机生。
佛欲遣人间,指示转分明。
宜是诸大士,辞屈不能行。

733 《题李彦泽紫云洞》 宋·郭印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
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
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
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

734 《上李西美制置》 宋·郭印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735 《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 宋·李处权

枯肠服气如寿龟,穷冬却扫百不知。
开门忽见雪满地,纵横浩荡春正飞。
入隙时欣点万卷,仰檐不见霑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雾,涧水活活生微澌。

736 《哭驾部舅》 宋·李处权

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
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
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
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

737 《侯书记二子席上乞诗遂赠》 宋·李复

植蒿不为栋,豢豚不成虎。
本非英特姿,虽长何足数。
男儿生堕地,便要立门户。
谢凤炳有毛,羊豹兆于乳。

738 《送人赴雅州任》 宋·李复

去年送君走边州,今年送君入蜀道。
上官南北不自知,风卷孤云离海峤。
场屋争飞二十年,垂翼空归叹潦倒。
绿衣晚出外家来,一命初忻慰枯槁。

739 《种菜》 宋·李复

同墙茅屋来,有地十亩余。
蒿蓬杂毒草,壅闇恶木俱。
岁久人迹绝,乱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顾步良踌躇。

740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 关于义地的诗词 描写义地的诗词 带有义地的诗词 包含义地的古诗词(7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