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仙坛石的诗词(182首)

101 《谒岱祠即事》 宋·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102 《句》 宋·张舜民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

103 《雪中从邢怀正乞酒》 宋·韩元吉

櫑具高拄颊,风尘客长安。
长安不宜客,负暮仍苦寒。
夜闻阴风喧,晓看雪漫漫。
天公非恶劚,笑我貂裘单。

104 《宾从集藕花堂分韵得园字二十韵》 宋·刘学箕

流金烁石火燎燔,何地泄此畏暑袢。
草堂幸有茆三间,冷浸十亩泉有源。
泉音琮琤下空山,金石戛击声潺湲。
太华峰头十丈莲,吾侬玉井亲移根。

105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刘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106 《在巂州遥叙封禅》 唐·李义府

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期。
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
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
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

107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唐·刘宪

玄游乘落晖,仙宇蔼霏微。
石梁萦涧转,珠旆扫坛飞。
芝童荐膏液,松鹤舞骖騑.还似瑶池上,歌成周驭归。

108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唐·徐彦伯

姬典歌时迈,虞篇记省方。
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翠仗萦船岸,明旆应萯阳。
风摇花眊彩,雪艳宝戈芒。

109 《游洞庭湖湘》 唐·张说

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
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
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

110 《茅山洞口》 唐·綦毋潜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111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唐·颜真卿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112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唐·独孤及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
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
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
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

113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唐·皇甫冉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
忽仿佛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
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
有昏嫁兮婴缠,绵归来兮已久。

114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唐·皇甫冉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
忽仿佛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
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
有昏嫁兮婴缠,绵归来兮已久。

唐诗三百首田园饮酒写景

115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 唐·常衮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116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李早年同居此观》 唐·卢纶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
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117 《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一作常衮诗)》 唐·卢纶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118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唐·李端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写景抒怀

119 《记梦》 唐·韩愈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
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120 《春六十韵》 唐·元稹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

* 关于仙坛石的诗词 描写仙坛石的诗词 带有仙坛石的诗词 包含仙坛石的古诗词(1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