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山的诗词(24首)

1 《访李国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 宋·楼钥

访客包家山,相与登层颠。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栏干。
夜来雨初过,石罅时涓涓。
轻舆到冈头,大江横吾前。

2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陆龟蒙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职。
及栖钟梵侣,又是清凉域。
乃知烟霞地,绝俗无不得。
岩开一径分,柏拥深殿黑。

3 包山谣》 先秦·佚名

禹得金简玉字书。
藏洞庭包山湖。

民谣赞美祈盼写风

4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宋·方回

十年共艰难,老友杨明府。
贤令实所赖,拙守何足数。
尚忆纷纭初,天地沸鼙鼓。
穷山古未见,倏忽集万马。

5 《太湖诗·包山祠》 唐·皮日休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
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浆。
箘uM突古砌,薜荔绷颓墙。
炉灰寂不然,风送杉桂香。

6 《访包山徐德彰》 明·陈宽

青山湖上是君家,有约来看巨胜花。
踏破白云秋一片,不知还隔几重霞。

7 包山寺》 宋·范成大

仙坞逊半坐,精庐迁古幢。
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
炽然说慈忍,禅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
船鼓入宴坐,红尘隔沧浪。
藤杖嬾归去,共倚蒲团床。

8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皮日休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冬天写景抒情

9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唐·陆龟蒙

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坐箫鼓重。
真君具琼舆,仿佛来相从。

10 包山送辛大卿知福州》 宋·项安世

楼头尊酒送将行,楼下江潮意未平。
漠漠南天垂雨脚,阴阴长夏作秋声。
杜陵恋阙心应苦,楚客思君泪合倾。
莫倚轻红宜重碧,男儿报国在尊生。

11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宋·方回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
□□□□□,□□□□□。
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
汝纵□□□,□□□□□。
□□□□□,□□□□□。

12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宋·方回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眼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13 《过包尊师山院》 唐·刘长卿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景点抒情生活

14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唐·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
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15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唐·皇甫冉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16 《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同用山字)》 唐·权德舆

萧萧凉雨歇,境物望中闲。
风际片帆去,烟中独鸟还。
断桥通远浦,野墅接秋山。
更喜陪清兴,尊前一解颜。

17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 唐·戴公怀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
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
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
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

婉约宴会思念

18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官》 唐·孟翔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19 《包家山和潘孔时》 宋·陈鉴之

危阑纳纳万里天,此景不作四子妍。
荒蹊斗折乔木末,小亭棋布层岩巅。
阳侯作意娱我醉,潮头百尽来樽前。
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鸟急去拖林烟。
年来祗可作橘隐,四人隐学商山仙。

20 《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宋·贺铸

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
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 关于包山的诗词 描写包山的诗词 带有包山的诗词 包含包山的古诗词(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