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北宗的诗词(254首)

1 《我质本瑚琏,宗庙供频蘩·一朝婴祸难,失身》 宋·韩希孟

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
长号赴洪水,激烈摧心肝。
宋夫有天下,坚正臣礼秉。

2 《宿朝宗驿游洞天·宿朝宗驿》 宋·王越石

炎洲望处云南北,峣阙归时路屈盘。
喜得夜深清枕簟,月华斜白洞天寒。

3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 唐·于頔

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丽则风骚后,公然我词客。
晚依方外友,极理探精赜。
吻合南北宗,昼公我禅伯。

4 《史主簿以授庵习稿见示敬题其后并寄张宗瑞》 宋·乐雷发

吟了南楼到库楼,塞云边月困雕锼。
只今南北无诗禁,曾有新编遏鞑不。

5 《献周世宗》 唐·钟谟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6 《徽宗花鸟图》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马死,宋祚当时已中否。
岂知祸乱犹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简书四出捷星驰,重见熙丰旧设施。
太室既崇荆国祀,朝堂新刊党人碑。

7 《高宗皇帝挽词》 宋·林栗

兼爱无南北,全能冠古今。
典坟供夜览,烽火自宵沉。
睿藻成章焕,宸钧寓意深。
万年垂琬琰,谁识至仁心。

8 《高宗皇帝挽词》 宋·留正

南北休兵久,仁恩及物深。
九龄终帝梦,四海遏韶音。
圣学高於古,衰衣始自今。
一抔陵上土,他日卜嵩岑。

9 《六言偈四首》 宋·刘克庄

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
鹅湖许多公案,烧了没一些事。

10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 宋·刘克庄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
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11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宋·叶适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
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
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沉。
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

12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 宋·郭印

师今携锡下孤峰,似闻猿鸟含愁容。
胡不为言我常住,东西南北总相逢。

1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4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15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6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古文观止赞颂

17 《历代传授歌》 宋·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1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 关于南北宗的诗词 描写南北宗的诗词 带有南北宗的诗词 包含南北宗的古诗词(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