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下人的诗词(3315首)

521 《登天柱冈》 宋·杨万里

云外千峰斗速行,山尖一树独分明。
不知林下人家密,倚杖忽闻鸡犬声。

522 《江下(一作上)初秋寓泊》 唐·杜荀鹤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523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宋·张耒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直人意若便。
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
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524 《和人二首》 宋·张耒

曈昽晓日漏春光,栏下萱丛尚卧霜。
认得君家门上雪,易知何事却难忘。

525 《寄都下旧友二首》 宋·张耒

城西古地昔同游,望月思家相对愁。
明月秋来应更好,何人看月又悲秋。

526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 宋·黄庭坚

女萝上杉松,野葛蔓畦胧。
蛛丝网祠屋,芝菌生画拱。
去国二十年,雪涕夙严奉。
更历饱艰难,抑搔知痒痛。

527 《又戏题下岩》 宋·黄庭坚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528 《送钦上人》 元·王冕

石头城下五更秋,高挂云帆得顺流。
铁瓮缘江即东府,琼花隔岸是扬州。
作家相见本无语,在客别离殊有愁。
后夜相思好明月,老夫乘兴独登楼。

529 《已亥杂诗 25》 清·龚自珍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530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宋·司马光

皇家延茂异,鹗立迥无伦。
高议谁能夺,英才自有真。
骅骝宁受絷,水鉴不棲尘。
试为咨清论,风流第几人。

531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宋·司马光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532 《山家》 宋·司马光

林下脱双履,窗边挂幅巾。
闲堂风掩户,断岭月窥人。

533 《沁园春 此下原有沁园春黄鹤楼前一首未注名》 宋·无名氏

瑞雪翻云,长风舞浪,仙家画图。
问城南老树,如今在否,洛中强客,还再来无。
独上君山,渺观磊石,八百里清波漾巨区。
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534 《无俗念 此下原有丘长春漆弩侬家鹦鹉洲边住》 宋·无名氏

全真大道理无穷,妙得至人端的。
说破先天玄妙处,默悟其中消息。
体物全彰,应机独露,悟了生前毕。
虽明此理,工夫最要绵密。

535 《瓜洲对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风波相止》 宋·梅尧臣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
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
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536 《送何遯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537 《三和二首》 宋·刘克庄

主圣时清万宇春,禽鱼花草各怀新。
如何丹凤楼中手,未作金鸡竿下人。
家有宁馨堪跨灶,囊无阿堵可通神。
客谈江北狼烟息,暂展双眉不用颦。

538 《答杨浩》 宋·刘克庄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
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
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
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

539 《青城山丈人观》 宋·文同

群峰垂碧光,下拥岷仙家。
神皇被金巾,坐领五帝衙。
威灵摄真境,俗语不敢哗。
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华。
愿言凤罗盟,毕世驱尘邪。
循奉蕊珠戒,期之飞太霞。

540 《次韵家弟碧线泉》 宋·陈与义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
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
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

* 关于家下人的诗词 描写家下人的诗词 带有家下人的诗词 包含家下人的古诗词(3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