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色的诗词(847首)

1 《袷飨太庙》 隋代·佚名

帝还于次,佩玉其徐。
帝色不渝,罔解如初。
凡百府司,各祗乃位。
敢不肃恭,以讫尔重。

2 《袷飨太庙》 隋代·佚名

帝还于次,佩玉其徐。
帝色不渝,罔解如初。
凡百府司,各祗乃位。
敢不肃恭,以讫尔重。

3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唐·卢纶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4 《孝敬皇帝挽歌》 唐·刘祎之

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
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
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5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 唐·李峤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
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
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
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

6 《白帝城楼》 唐·杜甫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7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唐·杜甫

老向巴人里,今辞楚塞隅。
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
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
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

8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唐·钱起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駸駸。

9 《皇帝感词》 唐·卢纶

提剑风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10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唐·崔绩

帝京春气早,御柳已先荣。
嫩叶随风散,浮光向日明。
悠扬生别意,断续引芳声。
积翠连驰道,飘花出禁城。
柔条依水弱,远色带烟轻。
南望龙池畔,斜光照晚晴。

11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唐·元稹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秋天相思思归忧国忧民

12 《春色满皇州》 唐·封敖

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
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
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
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
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
应非憔悴质,辛苦在神州。

13 《帝京二首》 唐·殷尧藩

列郡征才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
开藩上相颁龙节,破虏将军展豹韬。
地入黄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14 《帝宫词》 唐·施肩吾

自得君王宠爱时,敢言春色上寒枝。
十年宫里无人问,一日承恩天下知。

15 《敬宗皇帝挽词三首》 唐·姚合

从谏停东幸,垂衣宝历昌。
汉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长。
彩仗三清路,麻衣万国丧。
玄宫今一闭,终古柏苍苍。

16 《春色满皇州》 唐·裴夷直

寒销山水地,春遍帝王州。
北阙晴光动,南山喜气浮。
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
思妇开香阁,王孙上玉楼。
氛氲直城北,骀荡曲江头。
今日灵台下,翻然却是愁。

17 《宣政殿前陪位观册顺宗宪宗皇帝尊号》 唐·薛逢

楼头钟鼓递相催,曙色当衙晓仗开。
孔雀扇分香案出,衮龙衣动册函来。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
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

18 《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 唐·马戴

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
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
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
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

19 《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 唐·曹唐

昆仑凝想最高峰,王母来乘五色龙。
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
风回水落三清月,漏苦霜传五夜钟。
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箫管是行踪。

20 《帝幸蜀(乾符岁,一作狄归昌诗)》 唐·罗隐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夏天忧国忧民

* 关于帝色的诗词 描写帝色的诗词 带有帝色的诗词 包含帝色的古诗词(8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