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天的诗词(4056首)

1 《木兰花慢(两峰插云)》 宋·周密

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
记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
轻阴。
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

2 《甲辰岁张郡伯鄮西如觐京师其母太夫人出中馈》 明·卢柟

凤历开皇纪,龙池忆紫烟。
青阳调玉烛,白日转幽天
河朔风云会,漳涯气概先。
诸公梁苑客,明府汉庭铨。

3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张说

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
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
悬泉珠贯下,列帐锦屏舒。
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

4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四》 宋·裘万顷

淡月笼花花映窗,好风吹竹竹浮香。
梦回何处一声笛,人静山幽天正凉。

5 《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诏经略同客张景东冯云从》 宋·谢逵

幽天气得晴酣,小小篮舆胜绣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纡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开油幕,竹韵鸣竽立玉竿。
孰谓地灵钟秀异,美哉风物见兴安。

6 《题缪生佚写林塘图和倪元镇韵》 元·杨维桢

清流带古郭,中有射鸭堂。
苔衣画壁涧,石台花雨香。
之子弄孤翰,相见竹梧苍。
幽天机发,虑清尘梦忘。
会须琴堂夜,共宿破山房。

7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宋·裘万顷

淡月笼花花映窗,好风吹竹竹浮香。
梦回何处一声笛,人静山幽天正凉。

8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唐·李隆基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9 《唐享昊天乐·第四》 唐·武则天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
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
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
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10 《题天回驿》 唐·徐氏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11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昊天乐章》 唐·佚名

大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
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瞻紫极,望玄穹。

12 《横吹曲辞·幽州胡马客歌》 唐·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13 《琴曲歌辞·拘幽操》 唐·韩愈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
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14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唐·卢照邻

蓟北三千里,关西二十年。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人同黄鹤远,乡共白云连。
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

15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唐·苏味道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
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
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16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伤怀

17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唐·陈子昂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
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
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18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唐·张说

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19 《则天门赦改年》 唐·沈佺期

圣人宥天下,幽钥动圜狴。
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笼僮上西鼓,振迅广阳鸡。
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

20 《登天竺寺》 唐·綦毋潜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谿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 关于幽天的诗词 描写幽天的诗词 带有幽天的诗词 包含幽天的古诗词(40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