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变的诗词(704首)

21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唐·张说

葱郁兴王郡,殷忧启圣图。
周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
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

22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唐·李乂

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
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
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23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唐·沈佺期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重阳节抒怀

24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
霜威变绿树,云气落青岑。
水殿黄花合,山亭绛叶深。
朱旗夹小径,宝马驻清浔。
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承欢不觉暝,遥响素秋砧。

25 《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 唐·武平一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
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
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26 《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唐·苏绾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27 《山鸲鹆歌(一作韦应物诗)》 唐·刘长卿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
嘲哳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28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唐·李白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写水

29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適、贾至》 唐·独孤及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
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30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唐·徐铉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馀年变物华。
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
名垂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31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唐·欧阳炯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32 《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 唐·广宣

珍木生奇亩,低枝拂梵宫。
因开四界分,本自百花中。
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
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33 《应科目时与人书》 唐·韩愈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古文观止书信

34 《题不欺室张魏公为王龟龄书也何子应赋诗》 宋·王秬

君不见开元名相张九龄,岁寒松柏森苍鳞。
胡尘澒洞言始末验,世间回首思忠臣。
堂堂魏公忠贯日,志欲平戎奖王室。
归来无地展经纶,余事文章挥健笔。

35 《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 明·江以达

雄关九道开边庭,翼然天表尊神京。
大半安危属全陕,固原节制兼中丞。
烽火遥通黑水外,气运幸值黄河清。
上圣宵衣屈群策,推毂肯使边臣轻。

36 《过海罗汉应供图》 明·蒲庵禅师

大士受斋龙伯宫,长驱蛟鳄争先雄。
舳舻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涛舂。
腾身何来历汗漫,无乃变幻多神通。
两僧后顾冰雪容,浮蕉近随赤鲩公。

37 《纪变》 明·王宠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38 《宝应道中》 宋·文天祥

天阔抟南雁,淮途长北驱。
甘棠成传舍,细柳作康衢。
田海随时变,山河往日殊。
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39 《自离富池凡三祷顺济龙求便风皆获应又风日清》 宋·张耒

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
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
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
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

40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 南北朝·沈约

九功播祧墠。
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
息兵由重战。

* 关于应变的诗词 描写应变的诗词 带有应变的诗词 包含应变的古诗词(7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