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观物的诗词(617首)

61 《观易吟》 宋·邵雍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62 《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於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 宋·魏了翁

冬笋与霜堇,孝可使之生。
老槐与枯荆,义可使之荣。
芸芸天壤閒,何物非吾诚。
根心贯芽卉,影响於形声。

63 《临江仙 继重阳韵》 元·马钰

八识通知心已定,遍观物物皆阴。
不如留意则追寻。
水中闲养火,玉内要生金。
直待阳纯丹不漏,恁时可称知音。
超然云步上瑶岑。
不劳极目望,自见好光临。

64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宋·杜范

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
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
我尝课前作,无言乃为最。
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

65 《物外》 宋·释文珦

物外烟霞古,幽深断送迎。
聩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
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
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66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唐·皎然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
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
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67 《游倚帝山二首》 唐·吴筠

山间非吾心,物表翼所托。
振衣超烦滓,策杖追岑壑。
绝地穷gK岈,造天究磐礴。
迩临烟霞积,逖睇宇宙廓。

68 《观高邮寺壁曹仁熙画水》 宋·张表臣

曹生画手信有神,毫端风雨生奫沄。
波涛不合来翻屋,鲛鳄何须欲噬人。
汤汤此水势方割,阳侯郁怒冯夷搏。
鼍掷鲸呿海岳惊,雾塞云昏光景薄。

69 《题陈景明梅庐》 宋·戴复古

思亲如海渺无涯,观物惊心感岁华。
谁见诗人心苦处,年年挥泪看梅花。

70 《会心》 宋·戴复古

我本江湖客,来观雁荡奇。
脚穿灵运履,口诵贯休诗。
景物与心会,山灵莫我知。
白云迷去路,临水坐多时。

71 《观道二篇》 宋·黄庭坚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72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宋·梅尧臣

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
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
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
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

73 《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宋·周必大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74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宋·苏辙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75 《虞永康生日》 宋·魏了翁

良知谁不有,靡究复靡届。
寸心日月明,万里天地解。
握机洞消长,观物了成坏。
推行济四海,小试未为隘。

76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唐·高适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
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77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唐·杜甫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
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

78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唐·权德舆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
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
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爱国忧国忧民

79 《武陵观火诗》 唐·刘禹锡

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
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乌。
操绠不暇汲,循墙还避逾。

80 《太傅相公以东观庭梅西垣旧植昔陪盛赏…伏愧斐然》 唐·徐锴

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
香随荀令在,根异武昌移。
物性虽摇落,人心岂变衰。
唱酬胜笛曲,来往韵朱丝。

* 关于心观物的诗词 描写心观物的诗词 带有心观物的诗词 包含心观物的古诗词(6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