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忆归庐的诗词(162首)

1 《送僧归庐山》 宋·释文珦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
他年我欲寻君去,只恐云深不知处。

2 《江城忆游庐山逢隐者》 宋·董嗣杲

饭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
支藜强窥园,试此双不借。
逐胜思秋初,曾命庐山驾。
飞瀑醒心眼,流派从空下。

3 《送僧归庐山》 唐·赵嘏

禅栖忽忆五峰游,去著方袍谢列侯。
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枝秋。
题诗片石侵云在,洗钵香泉覆菊流。
却忆前年别师处,马嘶残月虎溪头。

清明节游历

4 《山阳思归书寄女兄》 宋·王令

淮风情舒舒,楚水日夜流。
风能驾吾帆,水可载我舟。
余归知几时,子望悬百忧。
念我兄弟寡,商参各殊州。

5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唐·刘禹锡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
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
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

6 《游子》 唐·贾岛

游子喜乡远,非吾忆归庐
谁知奔他山,自欲早旋车。
朝赏暮已足,图归愿无馀。
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

7 《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 宋·程必

归来一笑,尚看看趁得,人间寒食。
阿寿牵衣仍问我,双鬓新来添白。
忍见庭前,去年芳草,依旧青青色。
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

8 《杭州思归》 宋·晃咏之

皇壑情无尽,田园兴有余。
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
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
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9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唐·刘禹锡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10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唐·白居易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
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
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11 《东陵赴京道病东归寓居开元寺寄卢员外宋魏二先辈》 唐·许浑

西风吹雨雁初时,病寄僧斋罢献书。
万里咸秦劳我马,四邻松桂忆吾庐。
沧洲有约心还静,青汉无媒迹自疏。
不是醉眠愁不散,莫言琴酒学相如。

12 《忆园庐》 明·刘炳

种园在东皋,草荒瓜蔓长。
日落秋树凉,褰衣独还往。
时逢野老憩,自足田园赏。
沿溪暝忘归,古寺烟钟响。

13 《行者智江归庐山乞颂》 宋·释心月

庭前荒草正萋萋,却忆丹霞划去时。
莲社峰高相见了,回来却把圣僧骑。

14 《思归引》 宋·释重顯

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
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
教他王老师,癡钝无处觅。

15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唐·白居易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16 《忆在匡庐日》 唐·齐己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17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18 《望庐山》 清·姚鼐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19 《东归谣送贝仲琚回吴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蓝,上有危峰横空插汉高巉岩。
沧海深莫测,下有六鳌迭负蓬壶方丈于其侧。
山峻极兮水波澜,千盘万折行路难。
愁看混沌开凿处,尚有斧迹留人间。

20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唐·章八元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 关于忆归庐的诗词 描写忆归庐的诗词 带有忆归庐的诗词 包含忆归庐的古诗词(1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