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别的诗词(619首)

1 《杂曲歌辞·古别离》 唐·皎然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2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唐·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3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唐·骆宾王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
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4 《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唐·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5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唐·王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6 《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 唐·苑咸

天子念西疆,咨君去不遑。
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雪下天山白,泉枯塞草黄。
伫闻河陇外,还继海沂康。

写人渔夫向往隐居感慨

7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8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9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唐·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10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唐·李白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送别友人

11 《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 唐·韦应物

假邑非拙素,况乃别伊人。
聊登释氏居,携手恋兹晨。
高旷出尘表,逍遥涤心神。
青山对芳苑,列树绕通津。
车马无时绝,行子倦风尘。
今当遵往路,伫立欲何申。
唯持贞白志,以慰心所亲。

12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唐·岑参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13 《赠别晋三处士》 唐·高适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抒怀同情友人忧愤

14 《酬别杜二》 唐·严武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15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唐·戴叔伦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
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
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赠别春天

16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唐·权德舆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
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
欲散别离唯有醉,暂烦宾从驻征鞍。

17 《古离别(一作古别离)》 唐·权德舆

人生天地间,瞥若六辔驰。
夭寿既常数,奈何生别离。
迹当中人域,正性日已衰。
是非千万境,杳霭情尘滋。

18 《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高侍郎之什命同作》 唐·刘禹锡

早宦阅人事,晚怀生道机。
时从学省出,独望郊园归。
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岩扉。
石头解金章,林下步绿薇。

19 《别段生》 唐·张籍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咏古抒怀怀才不遇愤懑

20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 唐·白居易

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
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
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间。
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
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
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
且持一杯酒,聊以开愁颜。

* 关于持别的诗词 描写持别的诗词 带有持别的诗词 包含持别的古诗词(6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