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尺的诗词(206首)

1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唐·陆复礼

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
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
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
捧观珍质丽,拜受圣恩崇。
如荷丘山重,思酬方寸功。
从兹度天地,与国庆无穷。

2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柳宗元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3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4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 唐·义净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
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
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5 《书法中最喜黄庭坚笔意因而有作》 清·乾隆

羲之称书圣,诸体无不有。
齐梁作者无,李唐推颜柳,惜哉世已远,赝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寻,翰墨出亲手。

6 《送汪时法归金华》 宋·吕祖俭

霁虹解缆动江声,风不随人舟易横。
咫尺青泥含淡月,何时相对话平生。

7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8 《礼法门寺真身塔》 宋·张问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9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宋·苏轼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10 《和王司法雨中二首》 宋·杨万里

绝怜法曹三尺啄,不辩太仓五升米。
胡奴走送今寂然,公路如何令至此。
春花秋月千首诗,一字不曾堪疗饥。
黄独已空鑱底用,玉徽冻脱琴为灰。

11 《休日同宋遐叔诣法云遇李公择黄鲁直公择烹赐》 宋·张耒

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鸟语演宝相,饭香悟真空,

12 《送雷司法于发秤提结局一首》 宋·刘克庄

吏奉新书多刻峭,君于此事极忠勤。
告缗鲜有丽三尺,投劾不知宽一分。
重币稍权周旧法,大搜安用汉深文。
先民最善言阴德,莫要人知耳自闻。

13 《送方阜高赴衡州法掾》 宋·刘克庄

仕不论高下,丝毫要及民。
君其守三尺,古有活千人。
岳树侵云杪,江蓠满水滨。
楚芳饥可荐,切莫叹清贫。

14 《朱叔止通判屡示诗词绰有家法辄次年字韵一篇》 宋·周必大

笔势奔腾决大川,谈锋激烈敌丁年。
花开共入长春苑,柯烂争看不老仙。
西笑君先听汉履,上征我未拍洪肩。
从今日日亲渔钓,恐有三贤尺素传。

15 《留别铁柱宫叶法师》 宋·白玉蟾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
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
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
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16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17 《钱检法及代期以诗告别因次其韵》 宋·仲并

昔年两岸柳,逢春正依依。
扁舟转河曲,风光随处宜。
弹指岁云何,秋风橘柚垂。
折腰得斗粟,未救臣朔饥。

18 《寄题张法曹瞻云轩》 宋·楼钥

张侯名轩意可知,如登太行看云移。
我虽未得登轩墀,不鄙要我巴人词。
尔时膝下遨以嬉,欲斵数语语不随。
娱侍东嘉乐无涯,官舍偪仄亲不怡。

19 《送郑楚客司法之岳阳》 宋·楼钥

先生作赋真八吟,高处独步无古今。
少从三山来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尝学事六七载,膏馥沾丐资之深。
窃名文场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20 《赠祁门不老山高法师》 宋·汪莘

鳌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
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
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

* 关于法尺的诗词 描写法尺的诗词 带有法尺的诗词 包含法尺的古诗词(2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