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挹的诗词(31首)

1 《泂酌》 先秦·佚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诗经赞颂

2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唐·杜甫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
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
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
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

3 《圣政纪颂》 唐·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 《分题得瘿林壶》 宋·吕公著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6 《泂酌亭诗?并引?》 宋·苏轼

.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
丁丑岁六月,轼南迁过琼,始得双泉之甘于城之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异味。
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

7 《和陶归去来兮辞》 宋·苏轼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8 《泂酌亭》 宋·苏轼

酌彼两泉,挹彼注兹。
一瓶之中,有渑有淄。
以瀹以烹,众喊莫齐。
自江徂海,浩然无私。
岂弟君子,江海是仪。
既味我泉,亦哜我诗。

9 《赠彭器资》 宋·王安石

鄱水滔天竟东注,气泽所锺贤可慕。
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
中江秋浸两崖间,逆洄与我相往还。
我挹其清久未竭,复得纵观於波澜。
放言深入妙云海,示我仙圣本所寰。
楞伽我亦见彷佛,岁晚所悲行路难。

10 《泉》 宋·宋祁

容与下层岑,飞流界百寻。
记方谁辨玉,杂溜自成琴。
细浪浮烟阔,回波逗月深。
我来聊挹注,嚼药有初心。

11 《叙雨:》 宋·张耒

雨山之泉兮冽以清,淳注万古兮无亏盈。
应龙蟠守兮谨防扁,有神司之兮帅群灵。
神君曷处兮山之穹,云郛雾阙兮都邃宫。
腾驾逸景兮驭清风,上友仙圣兮佑帝躬。

12 《醇碧颂》 宋·黄庭坚

田子绿麴,妙在蒸蓼。
女酒兀者,美生其手。
挹彼而清,注兹无声。
其香馥郁,悦可饮者。
如春霢霂,清不病醨。
多不疾人,谁其吐之。
百室之醅,醇碧惟师。
老夫不饮,评以鼻慧。

13 《采杞》 宋·梅尧臣

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
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
舍棘与蠹,造此宜酒。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
我饮我助,以养我吁。

14 《和子瞻泗州僧伽塔》 宋·苏辙

清淮浊汴争强雄,龟山下閟支祁宫。
高秋水来无远近,荡灭洲渚乘城墉。
千艘衔尾谁复惜,万人雨泣哀将穷。
城中古塔高百尺,下有蜕骨黄金容。

15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
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
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
挽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繼今难。

16 《次韵余司理》 宋·陈造

一从荆楚役,八数昏旦星。
剸裁有琐碎,觞咏无频仍。
世故未焚券,官曹方治经。
客或嗤臞儒,下亦安聋丞。

17 《王漕小燕玻璃分韵得路字》 宋·陈造

去年客京华,酷暑不可度。
时为冷泉登,税驾脱巾屦。
风外杂佩鸣,松根一窦注。
可闻不可挹,已足荡袢暑。

18 《登上封三绝》 宋·胡寅

北斗回杓正指西,丹梯从此与天齐。
为君挹注银潢水,一洗人间火宅迷。

19 《谢冯济远惠端砚》 宋·李石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20 《铅山庙宇题壁》 宋·刘学箕

莫遣离愁相绊萦,九州之外尽愁城。
酒频挹注幽尤浣,诗苦冥搜太瘦生。
漠漠草茵习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
客怀未与成匆遽,三沐三熏慰此情。

* 关于注挹的诗词 描写注挹的诗词 带有注挹的诗词 包含注挹的古诗词(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