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处的诗词(811首)

561 《书焦山纶长老壁》 宋·苏轼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562 《南堂五首》 宋·苏轼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563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 宋·苏轼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卷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
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尤觉和诗忙。
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锁北冈。

564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宋·苏轼

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

565 《和陶桃花源》 宋·苏轼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566 《海棠》 宋·晏殊

轻盈千结乱樱丛,占得年芳近碧栊。
逐处间匀高下萼,几番分破浅深红。
烟晴始觉香缨绽,日极犹疑蜡蔕融。
数夕朱栏未飘落,再三珍重石忧风。

567 《金灯花》 宋·晏殊

兰香爇处光犹浅,银烛烧时焰不馨。
好向书筇一窗下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568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569 《明妃曲二首》 宋·王安石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怀古怀才不遇

570 《放鱼》 宋·王安石

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
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
岂无良庖者,可使供七箸。
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571 《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唐·孟浩然

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讴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572 《屏上怀黄伯高兄弟》 宋·戴复古

扁舟到溪上,移杖即行吟。
问麦雨多少,探梅春浅深。
古屏今日景,修竹旧时阴。
畴昔同游者,遗踪何处寻。

573 《立春日郊行》 宋·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麴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旛彩胜何。

574 《田居四首》 宋·秦观

昔我莳青秧,廉纤属梅雨。
及兹欲成穗,已复颓星暑。
迟暮易昏晨,摇落多砧杵。
村迥少过从,客来旋炊黍。

575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宋·秦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数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576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577 《柳》 宋·陆游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

578 《寒食》 宋·陆游

峡云烘日欲成霞,瀼水成纹浅见沙。
又向蛮方作寒食,强持扈酒对梨花。
物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
赖有春风能领略,一生相伴遍天涯。

579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宋·陆游

饮酒可不病,自酌随浅深;处世可无患,惟勿欺此心。
此心实通天,一念天所临。
子能守吾言,可度豺虎林。

580 《初归杂咏》 宋·陆游

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
软炊香甑桃花饭,浅酌清竹尊叶醅。
平地本知多陷阱,群儿随处觅梯媒。
旷怀只待秋风起,十丈蒲帆海上开。

* 关于浅处的诗词 描写浅处的诗词 带有浅处的诗词 包含浅处的古诗词(8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