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端知的诗词(270首)

41 《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 宋·王禹偁

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斲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合。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42 《送王知事迁台架阁》 元·杨维桢

河间王郎后王粲,文采风流发奇干。
十年挟策胄子学,博士先生此邻县。
登楼作赋少追骚,六代同风扫糜烂。
孰知王郎气骨高,声处箴官执□弹。

43 《和刘与几悟昔》 宋·吴芾

先生岂是傲当时,知向名场是识机。
扰扰半生蝴蝶梦,休休今日绿蓑衣。
笔端信有江山助,醉里从教日月飞。
应笑蘧生回首晚,才知四十九年非。

44 《满庭芳 梦中见珍宝不知其数,至於衣襟盈满》 元·马钰

公父子入予环堵。
谈话之次,忽闻钟响,人皆惨然。
於是赵公跪告诗词,方受纸笔,撒然觉来,遂作神光灿半首,叙梦中之事,录呈堂下道友。
翌日,却有云中子苏先生引梦中所见者赵公至,言斯人新悟道,专投全真堂昨宵梦见,遍地黄金。

45 《赋得九华松管笔》 宋·孔武仲

松枝为管京邑无,山翁持赠最勤渠。
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
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余。
茅齐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知。

46 《题四羊图一首》 宋·王阮

三百维群世不见,乃以四羊为一图。
人言此图出韦偃,不知韦偃有意无。
岩岩参天一古木,下有轻荑满郊绿。
雪髯绉约黑晕中,沙肋微茫笔端足。

47 《尤生说字》 宋·王洋

正名百物与神谋,祸福无门亦自求。
君独何心分象数,笔端无复见生牛。
探心取意陈前修,一字或可谈封侯。
逆知喜怒容点头,攻君乃是操君矛。
谣书失脚似可笑,杂今杂古近同调。
乃知人事亦天然,吾心或者司化权。

48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唐·独孤及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
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
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

49 《马秀才草书歌(大理马正之二)》 唐·权德舆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
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
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

50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 唐·羊士谔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
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51 《观华夷图》 唐·伍乔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
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
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52 《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 唐·皎然

道流迹异人共惊,寄向画中观道情。
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澹然无所营。
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

闺怨思念

53 《水调歌头(赠汪亻秀才)》 宋·张元干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54 《满江红(再用前韵)》 宋·辛弃疾

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独立。
更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
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
是使君、文度旧知名,方相识。

思归

55 《玉楼春》 宋·杨泽民

笔端点染相思泪。
尽写别来无限意。
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
行轩一动须千里。
王事催人难但已。
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56 《沁园春(寿太守李宗丞)》 宋·赵通判

贺白文章,英卫规模,簪缨世家。
更襟怀,芳润光风齐月,笔端奇伟,春藻天葩。
课最严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阴人竞夸。
争知道,富恩波衮衮,万顷无涯。

婉约妇女怀人

57 《题雪猎图》 宋·王平子

烽火一息三千年,汉家将军画凌烟。
胡儿不识征战事,龙沙万里今桑田。
丽谯声里梅花角,云暗雪深风色恶。
长嘶一骑骢蝉联,狼帽氈裘寒矍铄。

58 《景伯录示太守湖上唱酬舍弟既赋二章辄亦次韵》 宋·李益谦

鸥鹭惊飞去又回,藕花初为使君开。
千山急雨催诗笔,四面清波映酒罍。
暂倚高旌留胜赏,有怀别乘约重来。
银钩洒落传新句,二妙端知共一台。

59 《送歙砚与裴唐卿》 宋·史伯强

平生足迹遍九州,知子笔端回万牛。
歙砚故持赠,夜光非暗投。
兹实旧坑子坑尾,远胜洮州绿鸭头。
清淑之德隐于石,珉中玉表非其俦。

60 《题汪水云诗卷》 宋·萧灼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攜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 关于笔端知的诗词 描写笔端知的诗词 带有笔端知的诗词 包含笔端知的古诗词(2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