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绵裘的诗词(66首)

1 《冬大暖桃李花飞如雨已而遽寒绵裘犹薄也》 宋·郑刚中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
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
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
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2 《骤寒吟》 宋·范成大

九月奇寒前未闻,巷南巷北无行人。
冥凌尽用大冬手,肯为岁华留小春。
阴风吹雨作冰屑,驼裘如铁绵裘折。
可怜篱下木芙蓉,不独宜霜更宜雪。

3 《昆仑儿》 唐·张籍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
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4 《次叶楚芳见寄韵》 明·高逊志

梅子初黄晚雨收,闲身犹着木绵裘
谁怜白苎新裁就,回首西风又是秋。

5 《金山梦中作》 宋·苏轼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6 《冬至霜晴》 宋·杨万里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7 《朝鲜儿歌(予饮周检校宅,有二高丽儿歌舞者》 明·高启

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
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
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
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

8 《春日六言十二首》 宋·刘克庄

病不禁茅柴酒,寒添着木绵裘
寄语斜川鱼鸟,先生改日来游。

9 《益昌除夕感怀》 宋·苏辙

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
无心岂畏三尸诉,爱日还惊一岁休。
故国二千空醉眼,新年三十恰平头。
光阴未用相敦迫,领取衰翁两鬓秋。

10 《和永叔从驾谒景灵宫》 宋·韩维

驰道尘清生紫烟,帝临原庙拜衣冠。
日华先向金舆动,霜气犹通玉仗寒。
后骑绵裘明粲粲,侍臣瑶佩响珊珊。
一闻佳句歌熙盛,不减都人来路观。

11 《满庭芳 遇姜四翁所惠团袄》 元·马钰

一纪环墙,数年赤脚,捱他寒冷如囚。
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
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
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

12 《张晋用晦自西和州来归》 宋·项安世

江海张公亦壮哉,雪蛆生处守边来。
绵裘六月冰如铁,土焙三更冷似灰。
栈踏曾云归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
沙头病士眠初熟,又见征人万里回。

13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宋·方回

怯寒重着旧绵裘,已见盆栽坼绛榴。
自厌一春常服药,忽惊半月不梳头。
画评懒与痴儿辨,诗序难禁晚进求。
带砺有盟犹未保,当时谁识种瓜侯。

14 《春晚杂兴十二首》 宋·方回

溪鱼山笋佐新篘,大胜长安上酒楼。
春老犹寒宿酲困,酴醾花下拥绵裘

15 《新制布裘》 唐·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言志

16 《黄绵襖绝句》 宋·何颉之

范叔绵袍暖一身,大裘只盖洛阳人。
九州四海黄绵{左示右奥},谁似天公赐予均。

17 《黄绵襖》 宋·罗大经

范叔锦袍暖一身,大裘只盖洛阳人。
九州四海黄绵襖,谁似天公赐予均。

18 《木绵布歌》 宋·艾性夫

吴姬织绫双凤花,越女制绮五色霞。
犀薰麝染脂粉气,落落不到山人家。
蜀山橦老鹄衔子,种我南国趁春雨。
浅金花细亚黄葵,绿玉苞肥压青李。

19 《杂诗六首》 唐·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20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
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
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送别友人归隐惋惜

* 关于绵裘的诗词 描写绵裘的诗词 带有绵裘的诗词 包含绵裘的古诗词(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