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底的诗词(754首)

701 《偶书》 宋·陈棣

诗魔大抵解穷人,到得人穷句益新。
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
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
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

702 《咏史上·光武》 宋·陈普

金匮哀草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703 《弄珠潭》 宋·陈岩

龙抱明珠出岸隈,夜光草木亦昭回。
叮咛莫向深潭睡,恐有人从颔底来。

704 《九日有感再书》 宋·方回

荒山过雨薄寒新,洗尽西风扇底尘。
萍梗江湖今故国,干戈天地几遗民。
向来佳节都如梦,不谓衰年剩此身。
草草儿曹一杯酒,谁欤可与话酸辛。

705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宋·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
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
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
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

706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宋·方回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稟,顽薄推廉敦。

707 《六月初一日次韵酬元煇》 宋·方回

吾不及渊明,爱酒未能止。
不仕亦有禄,赖此天之美。
年年揽饥肠,忧旱复忧水。
迩来甘雨调,恶况已一洗。

708 《长至日书》 宋·方回

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严凝地底温。
能几蟾蜍圆月魄,即须霹雳起雷门。
知时久偃蛟龙势,养气深培草木根。
表里阳和见天道,梅花别是一乾坤。

709 《武林感旧又二首》 宋·方回

钱塘多少少年人,孰识回头迹已陈。
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
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
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

710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711 《苦雨》 宋·陆文圭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
风吹沧海俄然立,水演银河透底乾。
谁产好心来拯溺,姑留老眼去观润。
蛙声只在墙根草,欲怪泥龙不久蟠。

712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庵在其下穹寄山福寺》 宋·陆文圭

雅宜山低一眷石,气历化高千丈碧。
不论城市与林丘,爱山倒是诗人癖。
寒泉修竹苍岸底,青山解与高人语。
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马句。

713 《虎丘留题辛卯三月书于别剑池》 宋·陆文圭

霸业荒丘春草长,只听儿女话真娘。
虎来墓上独应怪,高入宫中俯可伤。
太息乾坤空浩荡,不留豪杰管兴亡。
屡镂抱恨沈江底,潭碧独生古敛光。

714 《借亭观鱼》 宋·钱时

春日春风衣杲杲,海棠未老春正好。
与客行过借亭西,平沙步步生芳草。
空潭爱日透底明,游鱼如散空中霙。
徘徊欲坐去未忍,却恨借亭犹假名。
有名无亭真是假,是假是真俱土苴。
去年今日苏公堤,玉勒雕鞍相家马。

715 《次韵孙季和知县游西湖》 宋·释宝昙

何人熨冰纨,弄趁春昼晴。
东风有底急,不容縠纹平。
堤回柳阴直,鸥鹭时合并。
无端棹讴发,惊飞度微明。

716 《云翼书记归乡》 宋·释崇岳

惯尝甘草与黄连,大海波涛尽底掀。
误吸冷泉无味水,方知不在舌头边。

717 《偈颂八十七首》 宋·释慧开

茅庵草舍住山深,无奈檀那错访寻。
了却先师未了底,恶声从此满丛林。

718 《偈颂八十七首》 宋·释慧开

布袋头开今日始,满目江山秋色里。
蓦然踏断草鞋跟,元来却是自家底。

719 《临济和尚赞》 宋·释慧远

吹毛未举,鲜血淋漓。
涂毒才挝,遍界横尸。
机如劈竹,口似鼓槌。
二百年前江西湖南杀人放火,三千里外山东河北夺鼓搀旗。

720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宋·释绍昙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瘞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 关于草底的诗词 描写草底的诗词 带有草底的诗词 包含草底的古诗词(7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