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处的诗词(1737首)

781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宋·王易简

翠云深锁齐姬恨,纤柯暗翻冰羽。
锦瑟重调,绡衣乍著,聊饮人间风露。
相逢甚处。
记槐影初凉,柳阴新雨。

782 《尾犯》 宋·止禅师

因有感於孤山,为赋此调
一白受春知。
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秋天写景感叹惜时

783 《失调名(赠妓)》 宋·阮郎中

东风捻就,腰儿纤细。
系的粉裙儿不起。
近来只惯掌中看,忍教在、烛花影里。
更阑应是,酒红微褪。
暗蹙损、眉儿娇翠。
夜深著两小鞋儿,靠那处、屏风立地。

784 《贺新凉(自寿)》 宋·吴编修

出处男儿事。
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
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
算此事、非难非易。

宋词三百首春天咏物迎春

785 《八声甘州(吴编修解任)》 宋·吴编修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
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
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

786 《满庭芳(影)》 宋·杨樵云

只道空烟,又疑流水,依依却是行云。
了然相对,又是梦纷纭。
半面春风图画,黄金在、难铸昭君。
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

婉约思念歌妓

787 《摸鱼儿(春光)》 宋·李裕翁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睛昼。
些儿淡沲花著柳。
疏雨后。
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

788 《浪淘沙》 宋·吴元可

浅约未曾来。
一迳苍苔。
缃桃无数棘花开。
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
幽树鸟声催。
欲去徘徊。
□□别久易相猜。
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789 《贺新郎(冰箸)》 宋·黄子行

开遍寒梅萼。
正东皇、排酥砌玉,幻成楼阁。
十万琼琚仙女队,来趁春光游乐。
向醉里、玉簪轻落。

790 《小重山》 宋·黄子行

一点斜阳红欲滴。
白鸥飞不尽,楚天碧。
渔歌声断晚风急。
搅芦花,飞雪满林湿。
孤馆百尤集。
家山千里远,梦难觅。
江湖风月好休拾。
故溪云,深处著蓑笠。

791 《丑奴儿令(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 宋·康与之

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
著地无痕。
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
莫掩溪门。
恐有扁舟乘兴人。

792 《喜迁莺(寿薛枢密)》 宋·程必

去年玉燕,记曾期今岁,瑶光入度。
今日都人,从头屈指,尽是黑头公辅。
争道一朝语合,谁信千龄际遇。
更积雨。

793 《贺新郎(寿李端明)》 宋·程必

袖手云溪畔。
看人间、纷纷饥乌腐鼠,触蛮交战。
便得金鱼垂玉带,多少雌黄点勘。
算此语、必非河汉。

794 《宝鼎现(寿李端明)》 宋·程必

绿杨欲舞,红杏微笑,春工渐侈。
试偻指、自从嘉定,数到宝庆□□里。
无一岁、不书年大有,问元功谁燮理。
□□□、于变雍熙,如此自当千岁。

追忆思乡伤怀感慨

795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796 《水龙吟·秋声》 清·项鸿祚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古诗三百首写鸟思乡感叹

797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清·郑文焯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
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
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
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春天写景感伤

798 《蓦山溪·梅》 宋·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赏花抒情

799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宋词三百首婉约思归怀人

800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 关于著处的诗词 描写著处的诗词 带有著处的诗词 包含著处的古诗词(17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