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蛰声的诗词(147首)

21 《杂讽九首》 唐·陆龟蒙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22 《丁亥岁作(中元甲子)》 唐·罗隐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
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
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23 《冬》 唐·翁洮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
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
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
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

24 《咏葡萄》 唐·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干作晴雨。

边塞战争组诗

25 《咏葡萄》 唐·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干作晴雨。

26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唐·杜荀鹤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写人感慨抒怀

27 《剑池》 唐·陈陶

秦帝南巡厌火精,苍黄埋剑故丰城。
霸图缭戾金龙蛰,坤道扶摇紫气生。
星斗卧来闲窟穴,雌雄飞去变澄泓。
永怀惆怅中宵作,不见春雷发匣声。

乐府秋天写景感伤

28 《琵琶行》 唐·牛殳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音乐

29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唐·贯休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
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30 《丁巳元日》 唐·司空图

禀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
日随行阙近,岳为寿觞晴。
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
上玄劳眷佑,高庙保忠贞。

31 《腊月中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口号》 唐·韦洪

欲验发生洞,先开冰雪行。
窥临见二翼,色素飞无声。
状类白蝙蝠,幽感腾化精。
应知五马来,启蛰迎春荣。
露冕□之久,鸣驺还慰情。

3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33 《秦楼月》 宋·陈三聘

春膏集。
新雷忽起龙蛇蛰。
龙蛇蛰。
柳塘风快,水流声急。
伤心有泪凭谁浥。
尊前容易青衫湿。
青衫湿。
渡头人去,野船鸥立。

34 《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35 《水龙吟(送人归江西)》 宋·静山

片帆天际归舟,好风动、吹来消息。
浪间双将,回头春沙,去来几日。
十八滩头,水飞如舞,石才如壁。
把连樯白粲,等闲卸却,更呼取、艅艎入。

36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宋·苏轼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祈祷忧国忧民

3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38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39 《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 明·李梦阳

忆昔蕤宾初,皇疾辍临仗。
维日白气亘,黑风复排踢。
俄传天柱折,忽若慈母丧。
帝本尧舜姿,末履转清伉。

40 《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 明·徐渭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 关于蛰声的诗词 描写蛰声的诗词 带有蛰声的诗词 包含蛰声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