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蛰声的诗词(147首)

61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
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
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
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

62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宋·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63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宋·苏轼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64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 宋·范成大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卷阴气,海市发冬蛰。
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65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 宋·范成大

昔人重远行,供账饯出祖。
矧今燕嘉宾,宜有赠行语。
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联翩二百言,字字劝稽古。

66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 宋·范成大

人言有物司鼓,春到扬桴发声。
但要蛰虫启户,何须一许震惊?

67 《嘲蚊四十韵》 宋·范成大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厉习。
肖翘极么魔,坱圠累辟翕。
湿生同粪蝎,腐化类宵熠。
初来闹郭郛,少进互原隰。

68 《雷》 宋·陆游

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
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
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
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

69 《开元寺小阁十四韵》 宋·陆游

渊源两名衲,筑阁扪星辰。
近山卧蜿蜒,远山高嶙峋。
朝看雨空蒙,暮揖云轮囷。
赋诗有宿诺,下语终未亲。

70 《游前山》 宋·陆游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71 《渎头阻风》 宋·杨万里

天寒春浅蛰未开,船头一声出地雷。
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
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
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

72 《次主簿雪韵》 宋·杨万里

向来一雪亦草草,天知诗人眼未饱。
相傅南风为雪骨,此言未试吾不膮。
胙日忽惊冬作春,暖气吹人软欲倒。
惟余桃李未着花,便恐蛰虫偷出窖。

73 《登悬瓠城感吴李事》 宋·张耒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74 《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宋·黄庭坚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75 《杂言赠罗茂衡》 宋·黄庭坚

嗟来茂衡,学道如登。
欲与天地为友,欲与日月并行。
万物峥嵘,本由心生。
去子之取舍与爱僧,惟人自缚非天黥。

76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宋·司马光

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
声华掩终贾,赋颂继渊云。
五斗为边吏,千他饱戍军。
明恩美尤异,优秩赏能勤。

77 《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 宋·司马光

吴越为君土,崤函是我家。
濯缨从吏事,倾盖聚京会。
奕世交朋重,同僚分谊加。
声光尝耳剽,臭味辱肩差。

78 《尝新茶呈圣俞》 宋·欧阳修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79 《归鴈亭》 宋·欧阳修

荒蹊腊雪春尚埋,我初独与徐生来。
城高树古禽鸟野,声响格磔寒毰毸。
颓垣赦屋巍然在,略可远眺临倾台。
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

80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 宋·欧阳修

岁暮氛霾恶,冬余气候争。
吹嘘回暖律,号令发新正。
远响来犹渐,狂奔势益横。
颓城鏖战鼓,掠野过阴兵。

* 关于蛰声的诗词 描写蛰声的诗词 带有蛰声的诗词 包含蛰声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