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人的诗词(184首)

21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去也五年,分疏不下,一句元无缝罅。
只知推过商量,谁信分明酬价。
玲珑底相知,莽卤底相讶。
宁可与事人相骂,不可共不晓事人说话。

22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释智朋

雪窦与么说话,要瞒诸人则易,埋没诸人则难。
出门见山水,入门见佛殿。

23 《送直禅人》 宋·释宗杲

直出直入,直行直坐。
直禅上人,直须恁麽。
本自圆成,不立功课。
饥来吃饭,寒来向火。

24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宋·曾丰

担水人家旦过寮,骑牛来看浙江潮。
相逢便说三生话,不管人言舌太饶。

25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唐·李远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女子故事

26 《秋夜兴上人别》 唐·崔涂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
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
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27 《江上与从弟话别》 唐·杜荀鹤

相逢尽说归,早晚遂归期。
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
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
及此终无愧,其如道在兹。

28 《江上与从弟话别》 唐·杜荀鹤

相逢尽说归,早晚遂归期。
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
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
及此终无愧,其如道在兹。

29 《乡人至夜话》 明·李昌祺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古诗三百首伤怀

30 《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 元·刘铁冠

全真办下无空过,布袍麻*腋袋挂。
剪发*头,逍遥自在行踏。
箪瓢把。
每日沿门乞化。
低头稽首才道罢。
又撞着个魔头来说话。
问道先生,元是甚么人家。
随缘答。
俺师父丘刘谭马。

31 《赠惠山庆上人》 宋·燕肃

陆羽泉边倚瘦筇,参差台殿映疏松。
五天讲去春骑虎,一钵擎来昼伏龙。
像阁磬敲清有韵,苏庭云过静无踪。
相逢多说游方话,知老灵山第几峰。

32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宋·王禹偁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
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
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33 《首尾吟》 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
赖有余樽自斟酌,尧夫非是爱吟诗。

34 《每度过东街》 宋·邵雍

每度过东街,东街怨暮来。
只知闲说话,那觉太开怀。
我有千般乐,人无一点猜。
半醺欢喜酒,未晚未成回。

35 《赠术士》 宋·刘过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
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
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36 《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时年八十九》 明·杨基

白发青瞳寿者身,每逢佳节话咸淳。
百年未尽四千日,来岁还周九十春。
迁客无家空望拜,孤臣有表竟谁陈。
今朝风雨茅茨底,应对儿孙说远人。

37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 宋·韩维

闻君鼎足话无生,说尽无生及有生。
几日西郊回杖锡,小窗同听竹风声。

38 《次韵前人重阳》 宋·陈著

说道贫閒亦自忙,谁知硕果自存阳。
堪怜冻病如无己,不复狂游似季常。
过眼世情多逐臭,闭门家话自生香。
重阳已在西风里,空有龙山入梦乡。

39 《径山绰上人寄新雪》 宋·张镃

重闉初履霜,深山已堆雪。
牛鸣数舍地,气序何骤冽。
禅宫旧龙居,长夏扇可彻。
各崖蔽森蓊,双径穿巀嵲。

40 《颂古十六首》 宋·释心月

恁麽说话,大似肥处添,瘦处减。
殊不知东山老人,惯得其便。

* 关于说话人的诗词 描写说话人的诗词 带有说话人的诗词 包含说话人的古诗词(1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