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地的诗词(738首)

21 《读蜀志》 唐·李中

鼎分天地日,先主力元微。
鱼水从相得,山河遂有归。
任贤无间忌,报国尽神机。
草昧争雄者,君臣似此稀。

22 《读岘山碑》 唐·齐己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23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清·吴伟业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写景抒情哀怨苦痛

24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清·赵翼

其一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思念

25 《画地学书》 宋·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小学文言文故事赞美写人

26 《游行神童读书岩》 宋·李寅仲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27 《读阮籍咏怀十七首》 宋·李涛

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
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
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

28 《水调歌头 读书严 永乐大典九千七百六十五严》 元·廉希宪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29 《余避地千金圩屡游殳史两山酒酣兴发赋诗一首》 明·贝琼

神人夜割蓬莱股,苍然尚作青狮舞。
殳基得道此飞腾,烟火千家自成坞。
前年盗起官军下,存者如星才四五。
我来欲置读书床,出入未愁穿猛虎。

30 《读吟啸集》 宋·彭秋宇

力支大厦炯孤忠,太息黄旗运不东。
天若有情虹贯日,人谁不死气凌空。
倍增晁董儒科重,可与夷齐史传同。
地位九分人物好,更于何处觅英雄。

31 《读书堂》 清·毛德琦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32 《家有白鸡蓄之三年矣驯熟可爱谦之读书山中一》 宋·方翥

羽仪洁白如自修,风雨晦冥那失晓。
沙头鸥鸟不驯熟,雪里鹭丝太孤皎。
山寒夜半落叶深,闭门垂荑偎重衾。
闻鸡而起竟何事,我老看书不入心。

33 《顾况读书堆》 宋·郭岩

昔人何处读书声,此地犹存旧日名。
衰草闭门黄叶冷,香林藏硖碧云横。
地连檇李山河壮,江绕吴淞日夜鸣。
陈迹已怜荒没久,凭栏惆怅有余情。

34 《读史感兴》 宋·黄文雷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35 《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 宋·刘鄂

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来争席。
掀髯对座有钜人,开口剧谈如旧识。
试问客子从何方,兴言扼腕微有伤。
吾祖昔遑卹纬计,屡以真论干君王。

36 《读易堂》 宋·刘仲堪

八卦既成列,幽赞天地功。
邈哉九圣意,究此□堂中,□机□严□,华□□涧松。
□□理傥析,欲游学□踪。

37 《读水云丙子集》 宋·聂守真

一夕缁尘蔽海东,潮头无力障西风。
汗沾铁马唐陵在,泪洒铜仙汉祚终。
昨日又闻金盌出,他年谁信瓦棺空。
中郎未抵支郎惨,地老天荒恨莫穷。

38 《读通鉴杂兴》 宋·孙应时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39 《四时读书乐》 宋·翁森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40 《读书台》 宋·谢谔

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喜月边僧。
青松鹤梦生秋吹,实塔星华见夜灯。
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 关于读地的诗词 描写读地的诗词 带有读地的诗词 包含读地的古诗词(7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