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象意的诗词(604首)

1 《山中井》 宋·蒲寿宬

乾元肇初气,坤母乃六之。
谁明爻象意,凿出混沌奇。
所以击壤民,饮水源不知。
空山有古甃,夜气方归时。

2 《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唐·张说

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
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
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
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抒怀旷达

3 《寄题九华苏君明甫梦牛亭》 宋·方回

融融洩洩非烟雾,金门玉堂严陛枑。
上帝高居朝百灵,神人真官俨无数。
九华种德萱堂仙,许傍红云听韶頀。
琼林宴罢偃霓旌,诏赐麒麟引归路。

4 《史魏公蜗室》 宋·释宝昙

两趺尺寸地,屹立万夫目。
四海霖雨心,溉沾一夔足。
何曾动声气,万象意沉缩。
譬如雷蛰藏,春风不虚辱。

5 《古意二首》 唐·祖咏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
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唐诗三百首咏物

6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蘋花 一作:苹花)

怀念友人

7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唐·白居易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8 《拟意》 唐·李商隐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
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
妙选茱萸帐,平居翡翠楼。
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9 《邙山古意》 唐·薛曜

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
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
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
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

10 《水调歌头(题子似真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宋·辛弃疾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
万钟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
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余。
此是真山境,还似象山无。

游记写景山水

11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古文观止咏物哲学理论

12 《答裴送序意》 宋·梅尧臣

我欲之许子有赠,为我为学勿所偏。
诚知子心苦爱我,欲我文字无不全。
居常见我足吟咏,乃以述作为不然。
始曰子知今则否,固亦未能无谕焉。

13 《华亭山房象山》 宋·黄大舆

客游厌城市,僧房见岩壑。
伟石罗众峰,寒砂结层堮。
为谷既窈窕,置岭复绵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纷已错。

14 《西江月·多少外寻卦象》 元·牧常晁

多少外寻卦象,不知返照真元。
此身元是易之门。
昼夜坎离常运。
鸟乌兔马牛龙虎,无非借喻为根。
屯蒙既未定晨昏。
定意专心为本。

15 《客意五首》 宋·陈舜俞

高岸耸如陵,秋光著处清。
遥山照眼碧,黄叶逐人行。
莫怪新烟火,曾经古战争。
深林茅屋小,气象亦豪英。

16 《登陆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明·张宇初

羲尧体乾运,王道持伦纲。
舜禹袭神器,精一斯传彰。
周亡《雅》、《颂》息,仲尼语张皇。
伊说佐受命,况轲司振扬。

17 《长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绮构瑶台高照耀,香车宝马并驱驰。
驱驰照耀皆豪贵,九棘三槐夹三市。
鼎食钟鸣将相家,朱帘绣柱王侯第。

18 《次韵平甫赠三灵山人程惟象》 宋·王安石

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
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
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
只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19 《和钱德循古意二首之二》 宋·贺铸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
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20 《古意二十韵》 宋·刘克庄

自从混沌死,万象困穿凿。
淳风谁挽还,古意日漓薄。
余幼胆轮囷,泛滥通流略。
短篇堪掣鲸,片文可驱鳄。

* 关于象意的诗词 描写象意的诗词 带有象意的诗词 包含象意的古诗词(6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