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踪行的诗词(530首)

61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宋·释印肃

云冻风弥鸟绝踪,洞山只道没西东。
等闲目击谁相委,赖遇丹霞作炭红。

62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唐·王维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咏史怀古哲理

63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唐·崔兴宗

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
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

64 《宿天台桐柏观》 唐·孟浩然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65 《玉真仙人词》 唐·李白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66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写山写景送别

67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唐·韦应物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
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68 《答东林道士》 唐·韦应物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69 《答东林道士》 唐·韦应物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70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唐·岑参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71 《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高适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
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
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送别抒怀怀才不遇

72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唐·钱起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73 《送魏六侍御葬》 唐·皇甫冉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写景长江写雨

74 《送魏六侍御葬》 唐·皇甫冉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75 《赠送崔子向》 唐·严维

旅食来江上,求名赴洛阳。
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
行怯秦为客,心依越是乡。
何人作知己,送尔泪浪浪。

76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唐·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77 《七泉寺上方》 唐·王建

长年好名山,本性今得从。
回看尘迹遥,稍见麋鹿踪。
老僧云中居,石门青重重。
阴泉养成龟,古壁飞却龙。

78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79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80 《盆池五首》 唐·韩愈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 关于踪行的诗词 描写踪行的诗词 带有踪行的诗词 包含踪行的古诗词(5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