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好的诗词(908首)

41 《何处春深好二首》 宋·张耒

何处春深好,春深禅宿家。
茶炉寒夙火,佛案晓添花。
坏宅无妖火,通途有宝车。
院深人不到,幡影逐风斜。

42 《送刘仲通赴京师》 宋·司马光

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
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
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
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

43 《酬谢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宋·司马光

富寿安民旧学违,符移拥笔素心非。
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
永日杜门无俗客,临风隐几得天机。
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

44 《送郧乡尉黄通》 宋·范仲淹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45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宋·梅尧臣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46 《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 宋·梅尧臣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47 《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 宋·梅尧臣

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桑麻故已知风俗,丘冢何须访姓名。
闻说至今犹好马,试求安稳众中行。

48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宋·梅尧臣

寻常圆魄岂不好,竞爱今宵分外明。
明极只知无隔碍,谁言桂树向中生。

49 《送杜通直乞罢无极南归》 宋·晁说之

青堂帐下白题歌,王师城外横天戈。
白首国母契丹女,泣问王师来谓何。
将军突骑擅府库,羌儿逃死独峰驼。
军中即日拜太守,兜鍪未脱群冠峨。

50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 宋·王禹偁

通悴徐方蒨绶新,老莱衣服暂离身。
家君莲幕开厅事,府帅金貂耀缙绅。
戏马台荒春寂寞,斩蛇乡古树轮囷。
公余应长吟滋味,好寄西垣寓直人。

51 《送张监察通判余杭》 宋·王禹偁

郡城潇酒浙江滨,暂辍乘骢慰远民。
莫放霜威夸御史,且收风景属诗人。
雪侵楼上迎潮眼,花拥湖中泛月身。
尽是公余吟咏处,好飞佳句寄词臣。

52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 宋·刘克庄

自北及南捷径行,冰厅消得此嘉名。
且参光霁儒家景,谁管歌呼吏舍声。
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
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

53 《江原张景通善颂堂》 宋·文同

庭前云盖碧巉岩,堂上先生雪满髯。
说药客来聊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
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
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

54 《送吕希彦司门通判河阳》 宋·文同

行父须生公相家,修洁不类在纨绮。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孟州之民尔何幸,一旦得此贤半刺。
定知未几政清简,日日案头诗满纸。

55 《中秋梅桂盛开前所未有黄岩老通判欲赋诗纪异》 宋·周必大

岩前丹桂陇头梅,元是蟾宫一处栽。
怪底今年秋月好,同时仙子下瑶台。

56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监作》 宋·晁补之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57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一次莫州通判刘冱韵二首》 宋·苏辙

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旄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从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

5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 宋·苏辙

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亶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従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

59 《石殿丞通判濮州》 宋·杨亿

龙虎游從分不疏,忽闻新命佐鱼符。
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浮蚁酒浓频举白,折膠风劲好弯弧。
贤侯东道欢相得,期月民谣待袴襦。

60 《送孙通直》 宋·韩维

白首归来养性情,同时流辈尽雕零。
忘怀物外思游好,访旧樽前得典刑。
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风吟度陇山青。
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

* 关于通好的诗词 描写通好的诗词 带有通好的诗词 包含通好的古诗词(9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