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好的诗词(908首)

61 《和曾通判招饮后见贻》 宋·韩维

竹际松间构小堂,高眠客榻燕华觞。
每询浊酒频加酿,不问余金几在囊。
自愧效陶无好语,敢烦凌杜发新章。
庆门又喜亲才子,藉藉声华满士乡。

62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宋·韩维

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你子,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垂绳系,妙道才容一線通。
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

63 《曾通直见惠风琴》 宋·韩维

剡竹纫丝匠意深,冷然终日自成音。
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

64 《依韵和张文通中舍寄韩师元判官》 宋·强至

从容须陛对,萧洒待家居。
近阁从戎笔,闲裁寄旧书。
青衫逾一纪,黄卷尚三馀。
闻说山斋好,何时遂曳裾。

65 《次韵朱通判严上舍》 宋·陈造

蜀庄漂泊阖闾城,独向陶朱意气倾。
诗写闲情易为好,雨鏖炎暑欲争清。
居同蚁穴晴犹闭,归笑鸠巢老未营。
久拟投君渠保社,援毫空复可怜生。

66 《靖通庵歌》 宋·张继先

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67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 宋·李弥逊

连墙请谒敢辞频,鉴壁开扉肯见亲。
闻说好花栽满县,杖藜早晚共寻春。

68 《和嘉州通判贾元升见赠》 宋·冯时行

山城鸟鹊喜,佳句来春风。
浣手三过读,散我磈磊胸。
当年过秦论,千载犹为雄。
今观妙好辞,蹀躞追前踪。

69 《寄管叔仪通判并同官》 宋·楼钥

执别僧房日未斜,别离愁绪满天涯。
清宵已落柔桑叶,小雨顿开荞麦花。
醉里不知身是客,酒阑无奈客思家。
凭谁寄语三夫子,归路还须好句夸。

70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 宋·楼钥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
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
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
咫尺好山随杖屦,自应老笔擅诗声。

71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 宋·赵蕃

年年赋梅诗,不赋如有阙。
于梅亦何事,我好自渠结。
昔人思故人,往往托风月。
我今故人思,因梅念高节。

72 《赠唐德舆通判》 宋·赵蕃

忆昔中原全盛日,犹推巴罗多人物。
况今王气在东南,北望中原渺萧瑟。
先生隐居谈曲坟,博士乃有垂世文。
内前之行传未了,钩党已到白鹭群。

73 《致政通直钱公挽歌词》 宋·叶适

萧瑟梅花垅,豪华不复还。
好儿须万石,广厦剩千间。
尽与诗书癖,勿令纫绮攀。
传家自翁始,留笔纪池山。

74 《黄季通挽章》 宋·曹彦约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
但为三径乐,无间一家言。
已作贤关梦,争如藻鉴冤。
霜严中夏发,桑柘老南园。

75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宋·岳珂

山行事事宜,酒兴富於诗。
云锦工何用,风帘酒圣知。
囊空须共赋,笛好爱孤吹。
斟酌苍茫咏,凭高漫尔为。

76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宋·岳珂

秋气与人宜,山家物物诗。
题新兴常倦,景好句先知。
云断边鸿信,天晴野马吹。
閒情君莫问,谋自不相为。

77 《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宋·岳珂

人言春游无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饱。
翁言此语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原筋力强,问花访柳同壶觞。
老夫岂无少年狂,胡为兀兀坐一床。

78 《待潮通明诒友朋》 宋·苏泂

子大瞻在前,德允瞠若后。
自予得二士,光彩生户牖。
向来九州内,所在两脚走。
相好亦已多,惟子共辰酉。

79 《再和王君何定通判韵》 宋·王迈

覆雨翻云市道交,公持正论息群嘲。
风高莫送翎毛短,春暖难生土脉搏硗。
攻过每蒙奇药赐,卫生更借好方抄。
一阳来复侵侵泰,善类倾心望拔茅。

80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宋·陈著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 关于通好的诗词 描写通好的诗词 带有通好的诗词 包含通好的古诗词(9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