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他物的诗词(204首)

1 《传神自赞》 宋·王安石

此物非他物,今吾即故吾。
今吾如可状,此物若为摹。

2 《偈七首》 宋·释允韶

篱畔黄花含晓露,庭前丹桂喷秋香。
明明此物非他物,脱体承当不厮当。

3 《驴二首》 宋·王安石

虽得康庄亦好还,每逢沟渐便知难。
由来此物非他物,莫道何曾似仰山。

4 《传神自赞》 宋·王安石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
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5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 宋·李复

应感随缘各有因,一源真寂自无尘。
须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环乔木在,房公发石旧书新。
区中谁是王文度,订印曾逢竺上人。

6 《偈颂一百五十首》 宋·释心月

山苍苍,水茫茫。
直下是,非相当。
整天玄戈甲,淬三要锋铓。
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
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

7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宋·韩维

饭后西堂百步行,困来合眼是无营。
从生至老非他物,道著如今已是情。

8 《闻堕薪有省作偈》 宋·释洪寿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9 《偈颂十一首》 宋·释了演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10 《颂古三十二首》 宋·释明辩

鹙子已圆无漏种,换却身形总不知。
通途一贯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归。

11 《寿禅师悟道颂》 宋·黄庭坚

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12 《送曾通直入京》 宋·韩维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13 《正月八日至十二日雪不止和施仲任韵》 宋·郭印

天雨宝花呈上瑞,不同常岁旋能乾。
痴儿诧见盐成糁,戏仆圆搓玉作团。
漏屋茅檐垂欲压,华筵酒椀正禁寒。
悬知片片非他物,落处应须子细看。

14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不是标形虚事持,释迦老子要人知。
拈来放去非他物,运水搬柴事事宜。

15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16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17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8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19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20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 关于非他物的诗词 描写非他物的诗词 带有非他物的诗词 包含非他物的古诗词(2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