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顶天的诗词(917首)

1 《万寿观》 宋·陈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积香梢径路幽。
午夜鹤松顶天露,道人睡觉满天秋。

2 《寒食与木虚登屴崱峰遂饯公衡》 明·郑善夫

顶天风云乱飞,海门高浪近春衣。
霸图王气东南尽,尧韭秦花天汉稀。
此地赏心唯汝共,万方愁目欲何依。
要知寒食山中意,萍叶江湖几是非。

3 《真炉鼎颂》 宋·周无所住

头上顶天,脚下踏地。
中有一物,煆成宝器。

4 《苏幕遮 怀宁伯功惠鞋》 元·马钰

清叟冠,伯功履。
见惠山侗,别有非常意。
使我顶天并立地。
俯仰观瞻,无怍兼无愧。
得斯因,无限喜。
出户迎宾,何患殊无礼。
更向就中搜奥旨。
上下冲和,得赴青霄里。

5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人人头顶天,脚踏地,眼里放光,鼻也出气,与他诸佛诸祖无别无异。
因甚握节当胸,听我谩你。
莫有不被谩□么,我且问你,鸡寒上水,毕竟是祖意是教意。

6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释智朋

顶天,脚踏地。
闻鼓声上来,减多少意气。
他杀不如自杀,参他不如参已。
森罗万像,是汝诸人知识。
森罗万像,是汝诸人自己。
堪笑嵩册破灶堕,既是泥土合成,又要破也堕也。

7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释智朋

顶天,脚踏地。
开口吃饭,鼻孔出气。
死尽活,活尽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梦见衲僧巴鼻。
达磨迢迢西来,葱岭迢迢归去。

8 《登骊山高顶寓目》 唐·李显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9 《杂曲歌辞·升天行》 唐·齐己

身不沉,骨不重。
驱青鸾,驾白凤。
幢盖飘飘入冷空,天风瑟瑟星河动。
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
五三仙子乘龙车,堂前碾烂蟠桃花。
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岚在深井。

10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李峤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11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刘宪

骊阜镇皇都,銮游眺八区。
原隰旌门里,风云扆座隅。
直城如斗柄,官树似星榆。
从臣词赋末,滥得上天衢。

12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苏颋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
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
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13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唐·张说

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14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李乂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15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武平一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16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赵彦昭

皇情遍九垓,御辇驻昭回。
路若随天转,人疑近日来。
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
愿扈登封驾,常持荐寿杯。

生活

17 《游天竺寺》 唐·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18 《游天竺寺》 唐·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19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唐·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20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唐·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 关于顶天的诗词 描写顶天的诗词 带有顶天的诗词 包含顶天的古诗词(9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