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源的诗词(792首)

121 《赠高老》 宋·李处权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122 《行之金部既获奉祠之请归赴大阮之约诗以高之》 宋·李处权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123 《送李巨源》 宋·李处权

我世君家居里同,异时德邻饱过从。
论文高摘屈宋艳,结交远蹑管鲍踪。
嗟我不识丈人行,喜君雅有前辈风。
靖康三月虎狼去,长安城中一再逢。

124 《题桃源手卷》 宋·陆文圭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125 《送杨高士归蜀》 宋·释慧远

龙驰虎骤道何存,肯转灵丹奉至尊。
令下家山方下准,瓢中日月掌中分。
昔年握手登金殿,今日擎拳出禁门。
我欲送君迷旧隐,桃源流水杏花村。

126 《春夜梦游溪上如世传桃源与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宋·释文珦

随意作清游,唯与筇竹偶。
徘徊望原田,宛转赴林薮。
隔溪更幽奇,欲往兴弥厚。
渔人自知心,涉我不待叩。

127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宋·孙应时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敬同。
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
平生子陈了,一瓣记南丰。

128 《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 宋·孙应时

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129 《寓婺源紫虚观》 宋·杨公远

书卷携来寓紫虚,凭高凝眺更无余。
五山结邑龙盘踞,一水依城带卷舒。
旦暮鼓钟喧梵宇,高低楼阁壮神居。
年时除却酬香者,闤闠行人往复疎。

130 《小石塘源》 宋·于石

万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苍。
细路百盘折,崎岖陟羊肠。
凉阴覆峭壁,萦回涧流长。
绿萝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131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宋·曾丰

渠侬高卧傲吾徒,不道吾徒反傲渠。
渠不得云无卧处,吾元自与太空俱。

132 《赠高山人德充》 宋·曾丰

浑沌包元气,支离入九流。
阴阳从此有,源委问谁求。
眼法穷山脉,囊经挂杖头。
卜吾新筑处,相伴得沙鸥。

133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宋·真宗

昭哉皇祖,源深流长。
雕戈圭瓒,休有烈光。
天祐潜德,继世其昌。
永怀积累,嘉讶令芳。

134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宋·真宗

瑶源诞民,玉牒笔荣。
覆育群有,监观圆清。
酒一既洽,登荐惟诚。
无有后艰,骏惠云仍。

135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宋·真宗

我秩元祀,上推灵源。
展事有侐,祲威肃然。
丹墄既降,秉心益虔。
荷天之化,于千万年。

136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f2松声。

137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138 《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 唐·陈子良

聊从嘉遁所,酌醴共抽簪。
以兹山水地,留连风月心。
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吟。
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139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唐·卢照邻

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
由来弃铜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
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

140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唐·李百药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 关于高源的诗词 描写高源的诗词 带有高源的诗词 包含高源的古诗词(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