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论的诗词(1155首)

121 《黄寺丞挽诗》 宋·项安世

识面山阴道,论心德化堂。
后来俱罪籍,归去各吾乡。
晚岁欣同寓,平生谓可偿。
平迟三两月,泪落几多行。

122 《再次前韵留黄县尉二首》 宋·项安世

邮亭别酒也须倾,底作匆匆向永明。
莲里青心犹有意,雨中红日可无情。
吾伊未了吾难出,子墨傅言子试评。
回首便成千里恨,论心何惜片时程。

123 《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柏半带斤斧痕。
要还清净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124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 宋·陈傅良

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
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
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
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

125 《寄黄思梅就别祖德》 宋·陈杰

间阔长回首,侠来忽嗣音。
故人今有子,吾辈数论心。
岁晏怀甘旨,年衰毖枕衾。
殷勤各强健,春在北枝深。

126 《和彭教谕论诗》 宋·陈杰

平生於二南,百过在芣莒。
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
煌煌古人心,民与不死传。
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

127 《十一月望后同徐子融黄子功送先生归闽是夕宿》 宋·陈文蔚

先生风节本高寒,千仞峰头雪正漫。
一夕诸生聆妙论,时人莫作剡溪看。

128 《黄粒稻》 宋·陈岩

紫芒金粒动秋风,三月腰鎌捲地空。
农事倦时天与力,机舂相继便论功。

129 《顿寒怀单祥卿教论》 宋·戴表元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
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
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
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130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131 《过李景安论诗为作长句》 宋·方回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
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
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
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

132 《焚黄诰》 宋·王洋

伶俜族绪不堪论,兄弟相持老仅存。
方信有生同造化,君恩犹得贲丘园。

133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宋·杨公远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134 《次黄山中首尾吟》 宋·杨公远

双井源流绰有声,襟期一片玉壶清。
吟成物外风骚句,付与人间月旦评。
随柳问花知雅兴,论心握手见交情。
英雄标致真难敌,双井源流绰有声。

135 《次韵奉酬黄泰之状元见寄》 宋·喻良能

千佛经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
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
畴昔清谈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云。
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

136 《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 唐·李益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
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沉沉清吹繁。

137 《杂曲歌辞·行路难》 唐·李颀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138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唐·宋之问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
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
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139 《塞垣行(一作崔融诗)》 唐·崔湜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
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140 《寄刘校书》 唐·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 关于黄论的诗词 描写黄论的诗词 带有黄论的诗词 包含黄论的古诗词(11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