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的诗词(共314首)

林景熙简介

林景熙头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101 《独夜》 宋·林景熙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窃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
夹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102 《道中》 宋·林景熙

程入江乡宿,新炊饭带沙。
乱山愁外笛,孤驿梦中家。
野水平菰叶,春风足楝花。
西来三两客,闲说旧京华。

103 《次翁秀峰》 宋·林景熙

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唐陵愁问永和帖,楚水梦闻长乐钟。
黄妳秋灯余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时了,千古青青太平峰。

104 《春暮》 宋·林景熙

乾坤万事上眉端,寂历东风独倚阑。
白发余春能几醉,绿阴细雨不多寒。
香飘苔迳花谁惜,影落沙泉鹤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弹。

105 《垂虹桥》 宋·林景熙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106 《溪行》 宋·林景熙

风高余暑尽,独策兴悠然。
野色延幽步,秋声入暮年。
日斜禽影乱,水薄树根悬。
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

107 《赠天目吴君实》 宋·林景熙

诗兴翩翩度雪溪,岩云犹护旧留题。
梦回残月苍梧晓,家在春风秀麦西。
萱草堂深衣屡寄,桃花观冷酒重携。
故山石镜无人问,空与寒猿照影啼。

108 《原易》 宋·林景熙

荥河通昆源,古出龙马瑞。
包犠真天人,一见测其秘。
八卦已支离,重为六十四。
爻象互立名,系辞发洙泗。

109 《与邵德芳同舍三首》 宋·林景熙

葵心恋日还终在,橘性逾淮已不同。
谁识鲈江持钓手,曾搴月窟一枝红。

110 《与邵德芳同舍三首》 宋·林景熙

年少同游古辟雍,文光万太扫秋虹。
不须旧事谈如梦,灯下相看亦梦中。

111 《与邵德芳同舍三首》 宋·林景熙

聚散云萍亦偶然,十年曾此系秋船。
当时别意芙蓉老,不道相逢又十年。

112 《游仙坛》 宋·林景熙

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
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
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
坐中风雅谈。
林壑散清响。
凉飚洒我发,白云随我杖。

113 《游九锁山·洞霄宫》 宋·林景熙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

114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宋·林景熙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
着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115 《游九锁山·翠蛟亭》 宋·林景熙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116 《喜监簿得陶山舜田》 宋·林景熙

耕隐山中久卜邻,爱奇不厌买山勤。
重华事往人何在,万古春深鸟自耘。
间拂岩花问陵谷,独悬茅屋管烟云。
满林剡竹供挥洒,天寿斯文正属君。

117 《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遇二博士偕》 宋·林景熙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
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
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
萧萧老逢掖,得依夫子墙。

118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 宋·林景熙

滨死孤臣雪满颠,冰毡齿尽偶生全。
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
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归来亲旧惊相问,禾黍离离夕照边。

119 《闻蝉二首》 宋·林景熙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
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120 《闻蝉二首》 宋·林景熙

翼绡微动自宫商,几曳残声送夕阳。
唤得槐柯芳梦觉,薰风一曲换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