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诗词(共2927首)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2681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
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
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
短长何足较,嗣子有高才。

2682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2683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2684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宋·梅尧臣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2685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宋·梅尧臣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
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2686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宋·梅尧臣

汴之水,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
昨日初观水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
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
百货将集玉都那,君则扬舲兮以峦刑科。

2687 《暴雨》 宋·梅尧臣

云薄风回雨点麤,日腥土气随吸呼。
蒸然袭汗犹挥珠,屋瓦裂响波生渠。
森森斗觉凉侵肤,毛根癝瘮粟匝躯。
已知燠寒变须臾,雷电不止投笑壶。
槐端漏影日向晡,马蹄莫惜行泥涂。

2688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宋·梅尧臣

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
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霜花满黑鬣,穴欲致千里。

2689 《书哀》 宋·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2690 《醉翁吟》 宋·梅尧臣

翁来,翁来,翁乘马。
何以言醉,在泉林之下。

2691 《赠许待制岁旦生日》 宋·梅尧臣

天历重更端,哲人兹命世。
尝闻月旦评,况是高阳裔。
椒花作寿杯,爆火通炉桂。
穹龟及苍鹤,尚以千年系。
曰惟五行秀,复与明时契。
他日求老成,不须从渭汭。

2692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宋·梅尧臣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
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
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
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

2693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宋·梅尧臣

古今皆可见,富贵不常存。
歌者未离席,吊宾俄在门。
朱轮鑋逢辙,绿酒尚盈樽。
人事固如此,令名贻後昆。

2694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宋·梅尧臣

处外诸侯重,居朝圣主知。
妖逢庚子日,梦异武丁时。
归椁关山远,凝笳道路悲。
欲传千古迹,佐世本无为。

2695 《又和》 宋·梅尧臣

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
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
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破颜。
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

2696 《谢宾客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
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
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
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
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
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2697 《谢宾客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
岂将千里别,遂入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
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烟垅对苍崖。

2698 《谢宾客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
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
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
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
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2699 《晓》 宋·梅尧臣

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
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
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
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2700 《夏雨》 宋·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