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的诗词(共1061首)

王之道简介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821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宋·王之道

饱谙世事转疏慵,投老犹能向佛宫。
危坐遂移桑荫日,清谈仍对菊花风。
凭君为我追欢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闻说秋来足佳句,暮归应念锦囊空。

822 《次韵同舍李支使梦与二首》 宋·王之道

短短灯檠便且光,看书犹记感秋凉。
飘零未遂襟期远,迟暮徒惊岁月伤。
初喜嫩荷青直盖,不知新竹粉储霜。
相从益觉交情笃,时掷隋珠到我行。

823 《次韵同舍李支使梦与二首》 宋·王之道

三纪桥门过隙光,醉吟曾共晚风凉。
旧游何在已芜没,前好欲言空感伤。
重对诗囊开锦绣,要看谈麈落冰霜。
苕溪此去如相忆,双鲤时应寄一行。

824 《春日书怀》 宋·王之道

高文知已动天庭,昨日春雷下六丁。
济旱会施惟肖雨,举贤先应少微星。
行趋北阙形神健,坐对东风醉梦醒。
连日暖烟随处好,吴山应胜越山青。

825 《春日书怀》 宋·王之道

野桃经雨烂争华,似促畦丁种早瓜。
不见少年閒信马,空怜寒士出无车。
泥融近水芹抽叶,地暖依墙荠放花。
偶意惠连春草句,夜来魂梦到天涯。

826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宋·王之道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
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

827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宋·王之道

螺头已荷兼三和,凤髓何须贵八珍。
多谢邦君怜不饮,只将诗句巧争新。

828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宋·王之道

海错东来自四明,感君怜我故分珍。
拜嘉何必须豪饮,大嚼姑从得句新。

829 《长至和魏公达》 宋·王之道

半夜迎长坐候明,眼看初日屋山平。
诗豪不共年俱长,鬓雪惟应老自生。
得酒人情何太喜,犯寒春色不多争。
老农相庆无它语,尽道冬晴好趁耕。

830 《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 宋·王之道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余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俗偃仰,叹息不敢康。

831 《追和东坡送春和陈德夫》 宋·王之道

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

832 《赠桐林老僧》 宋·王之道

绕屋青桐碧玉椽,坐来岩石起云烟。
过门竟日奔驰者,应羡山僧去道边。

833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偶因青鸟送幽寻,翠壁苍崖白日阴。
三扣石扉人不识,满山松竹自悲吟。

834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徘徊银穴送斜晖,散遣长须上翠微。
青鸟似知予意确,故传仙语傍人飞。

835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
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836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须信桃源路易迷,野人遥指过山西。
由来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觅旧蹊。

837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
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

838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说诗人去想云车,千古青岩倚碧虚。
训诂未容端拜议,一言聊复问关雎。

839 《用陈阜卿劝农韵呈宣城太守》 宋·王之道

欲知人意喜,万户郁炉烟。
纱帽花垂额,金邱酒到莲。
岁丰端可卜,农劝竞相传。
往矣南阳政,今追召父贤。

840 《用陈阜卿劝农韵呈宣城太守》 宋·王之道

何处催耕早,宣城刺史先。
旗麾明晓市,耒耜遍晴川。
道咱欢声接,樽罍丽景鲜。
似闻携百榼,分饷及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