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的读音 盂蘭的意思

盂兰 盂兰(学名:Lecanorchis japonica 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 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lán

“盂蘭”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ú lán]
汉字注音:
ㄩˊ ㄌㄢˊ
简繁字形:
盂兰
是否常用:

“盂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盂兰盆 ”。

网络解释

盂兰

盂兰(学名:Lecanorchis japonica 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 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盂蘭”的单字解释

】:盛液体的敞口器具: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同“”。

“盂蘭”的相关词语

* 盂蘭的读音是:yú lán,盂蘭的意思:盂兰 盂兰(学名:Lecanorchis japonica 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 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