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盂的读音 盤盂的意思

盘盂 亦作“ 盘杅 ”。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另有黄老道家典籍,田蚡曾经学习过。 盘盂来源: 《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 ,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后汉书·崔骃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李贤 注:“杅亦盂也。” 晋 潘尼 《乘舆箴》:“虽以 尧 、 舜 、 汤 、 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则带砺传盟,家则盘盂著誓,必资麟笔,共振鲸钟。” 《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pán

“盤盂”的读音

拼音读音
[pán yú]
汉字注音:
ㄆㄢˊ ㄩˊ
简繁字形:
盘盂
是否常用:

“盤盂”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

辞典解释

盘盂  pán yú  ㄆㄢˊ ㄩˊ  

盘,古浴器。盂,饮食器。盘盂泛指器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

网络解释

盘盂

亦作“ 盘杅 ”。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另有黄老道家典籍,田蚡曾经学习过。
盘盂来源:
《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 ,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后汉书·崔骃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李贤 注:“杅亦盂也。”
晋 潘尼 《乘舆箴》:“虽以 尧 、 舜 、 汤 、 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则带砺传盟,家则盘盂著誓,必资麟笔,共振鲸钟。”
《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盤盂”的单字解释

】:1.一種銅製的盛水器。圓形,淺腹,盛行於商周時期。小盤可用以盥洗,大盤可用以沐浴。如春秋時代的魚龍紋盤。2.一種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瓷盤;菜盤;托盤;餐盤。3.形狀像盤而作為承托或旋轉用的東西:棋盤;算盤;方向盤。4.買賣行情的價格:開盤;底盤;收盤;崩盤。5.量詞:(1)計算盤形物的單位:三盤水果。(2)計算棋局段落的單位:下兩盤棋。(3)計算盤形物數量的單位:一盤蚊香。(4)計算錄音帶或錄影帶卷數的單位:一盤錄音帶;兩盤錄影帶。6.事物的根本所在:地盤;根盤。7.姓。如明代有盤銘。8.纏繞:盤辮子;蟒蛇盤樹。9.迴旋:盤馬彎弓。10.使屈曲相交:盤腿;盤膝。11.詳加探詢或清點:盤貨;盤點;盤問;盤根究底。12.算計。《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那陳秀才這三百兩債務,衛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莊房,等閒再不叫人來討。”13.曲折的、纏繞的:盤根錯節。
】:盛液体的敞口器具: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盤盂”的相关词语

* 盤盂的读音是:pán yú,盤盂的意思:盘盂 亦作“ 盘杅 ”。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另有黄老道家典籍,田蚡曾经学习过。 盘盂来源: 《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 ,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后汉书·崔骃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李贤 注:“杅亦盂也。” 晋 潘尼 《乘舆箴》:“虽以 尧 、 舜 、 汤 、 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则带砺传盟,家则盘盂著誓,必资麟笔,共振鲸钟。” 《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