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 (88个)

21

不无

成语拼音:
bù wú xiǎo bǔ
成语解释: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书一》:“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补,但在详择之耳。”
22

不修

成语拼音:
bù xiū xiǎo jié
成语解释:
不注意生活上的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成语出处:
《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节。”
23

长材

成语拼音:
cháng cái xiǎo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大材用。
成语出处:
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试,无聊之极。”
24

出山

成语拼音:
chū shān xiǎo cǎo
成语解释:
出山:从山里出来;草:植物。比喻隐士出来做官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草。”
25

大醇

成语拼音:
dà chún xiǎo cī
成语解释: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疵。”
26

大秤

成语拼音:
dà chèng xiǎo dǒu
成语解释:
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秤进,于标准的斗出,进行盘剥克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不用大秤斗,不违例克剥人财,坑人陷人。”
27

雕虫

成语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qiǎo
成语解释:
犹言雕虫技。
成语出处: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巧,壮夫不为。”
28

雕虫

成语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雕虫技。
成语出处: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事,不足以自明。”
29

雕虫

成语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yì
成语解释:
犹言雕虫技。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序》:“雕虫艺,无累大道。”
30

大才

成语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用了。”
31

大斗

成语拼音:
dà dǒu xiǎo chèng
成语解释:
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32

大大

成语拼音:
dà dà xiǎo xiǎo
成语解释:
指大人物或事物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不曾恶了一个人。”
33

大呼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hē
成语解释:
同“大呼叫”。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喝做甚么?’”
34

大呼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jiào
成语解释: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叫,我去看咱。”
35

大家

成语拼音:
dà jiā xiǎo hù
成语解释:
大家:大户人家;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36

大计

成语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用矣。’”
37

黄口

成语拼音:
huáng kǒu xiǎo ér
成语解释:
黄口:儿童;儿: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成语出处:
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38

后生

成语拼音:
hòu shēng xiǎo zǐ
成语解释:
指年轻晚辈
成语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39

好行

成语拼音:
hào xíng xiǎo huì
成语解释:
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惠。
成语出处:
《晋书 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惠,夷夏颇安附之。”
40

章句

成语拼音:
zhāng jù xiāo rú
成语解释: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成语出处:
《汉书 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儒,破碎大道。”
* 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