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四字词语

寒冷的四字词语:1. 冰冷;2. 寒风;3. 霜冻;4. 冻结;5. 寒意;6. 冷气;7. 冰霜;8. 寒冽;9. 冷冽;10. 冰冷刺骨;11. 刺骨寒风;12. 寒冰凝结;13. 冰天雪地;14. 冰封严寒;15. 冰天雪地;16. 冰河严寒;17. 冰雹打脸;18. 冰冷刺骨;19. 冰冷无情;20.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寒冷的四字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寒冷 寒冷 (汉语词语)寒冷,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hán lěng,表面意思是指温度低,让人感到凉。更多的时候用这个词是用来表达人的心情失落、感受不到家人、爱人、朋友的温暖。
阴冷 阴冷 词目:阴冷 拼音:yīn lěng 基本解释 1. [be gloomy and cold; raw]∶光线险暗,气温清冷 山洞里阴冷 2. [sombre looks]∶阴沉冷漠 眼光阴冷 详细解释 1. 阴暗而清冷。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这片园林,古柏参天,浓荫匝地,原是阴冷,森严,宏大而又神秘的封建皇朝的禁地。” 2. 冷漠状。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我刚一回来,当上车间副主任,周围几乎全是笑脸和媚眼,我被一踩到底,笑脸随即变成阴冷、蔑视、嘲笑的毒脸。” 3. 凄清冷寂。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白石 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较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而且《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 安特莱夫 式的阴冷。”《诗刊》1978年第3期:“诚然, 李贺 在诗中好言‘鬼’、‘魅’、‘哭’、‘泣’、‘老’、‘死’等事,常作‘不经人道语’,在很多诗篇的意境中笼罩着一种孤寂、阴冷的气氛。” “阴冷”《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之“阴寒”。指妇人自觉阴部寒冷,甚则冷及小腹,尻股间者,本病每可导致性欲低下,甚至不孕。《易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云:“妇人阴冷,皆由风寒乘虚客于子脏,久之血凝气滞,多变他证,且艰于受孕。”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因此,本病病因有虚、实二类,虚者为肾阳虚衰,实者为风寒湿痰外袭或肝经湿热郁阻气机所致。治疗时应辨别虚实,分清寒热,虚寒宜温阳补肾,实寒宜温经散寒,湿痰宜燥湿化痰,湿热宜清热利湿,肝郁则宜舒肝解郁。并结合精神疗法,可获满意疗效。
陰冷 阴冷 词目:阴冷 拼音:yīn lěng 基本解释 1. [be gloomy and cold; raw]∶光线险暗,气温清冷 山洞里阴冷 2. [sombre looks]∶阴沉冷漠 眼光阴冷 详细解释 1. 阴暗而清冷。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这片园林,古柏参天,浓荫匝地,原是阴冷,森严,宏大而又神秘的封建皇朝的禁地。” 2. 冷漠状。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我刚一回来,当上车间副主任,周围几乎全是笑脸和媚眼,我被一踩到底,笑脸随即变成阴冷、蔑视、嘲笑的毒脸。” 3. 凄清冷寂。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白石 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较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而且《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 安特莱夫 式的阴冷。”《诗刊》1978年第3期:“诚然, 李贺 在诗中好言‘鬼’、‘魅’、‘哭’、‘泣’、‘老’、‘死’等事,常作‘不经人道语’,在很多诗篇的意境中笼罩着一种孤寂、阴冷的气氛。” “阴冷”《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之“阴寒”。指妇人自觉阴部寒冷,甚则冷及小腹,尻股间者,本病每可导致性欲低下,甚至不孕。《易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云:“妇人阴冷,皆由风寒乘虚客于子脏,久之血凝气滞,多变他证,且艰于受孕。”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因此,本病病因有虚、实二类,虚者为肾阳虚衰,实者为风寒湿痰外袭或肝经湿热郁阻气机所致。治疗时应辨别虚实,分清寒热,虚寒宜温阳补肾,实寒宜温经散寒,湿痰宜燥湿化痰,湿热宜清热利湿,肝郁则宜舒肝解郁。并结合精神疗法,可获满意疗效。
清冷 清冷 (词语释义)清冷是汉语词汇,拼音qīng lěng,指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指人的风神俊秀或心地清洁。冷清;冷落。形容声音清越。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梦见萧史与弄玉,控一凤来迎,同游广寒之宫,清冷彻骨。”。
寒露 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淒冷 凄冷 凄冷汉语词汇。 拼音:qī lěng: 释义:1、凄清寒冷;凄凉寒冷。2、凄凉冷落;凄清寒冷。
凄冷 凄冷 凄冷汉语词汇。 拼音:qī lěng: 释义:1、凄清寒冷;凄凉寒冷。2、凄凉冷落;凄清寒冷。
寒栗 寒栗 寒栗,读作:hán lì。该词组的意思是因寒冷而战栗。又指因寒冷而肌肤起粟粒状。恶寒之较甚者、身形呈颤栗状。即振寒。见《灵枢·口问》。多属阴气盛而阳气虚。
冷冽 冷冽 冷冽:汉语词汇 冷冽:台湾偶像剧《翻滚吧!蛋炒饭》角色 冷冽 (汉语词汇)冷冽是汉语词汇,拼音lěng liè,可解释为寒冷 冷冽的泉水,或用来形容天气寒冷时的感觉。
寒慄 寒栗 寒栗,读作:hán lì。该词组的意思是因寒冷而战栗。又指因寒冷而肌肤起粟粒状。恶寒之较甚者、身形呈颤栗状。即振寒。见《灵枢·口问》。多属阴气盛而阳气虚。
天寒地冻 天寒地冻【解释】形容天气极为寒冷。【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近义词】千里冰封、滴水成冰【反义词】赤日炎炎、骄阳似火【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天寒地凍 【解释】形容天气极为寒冷。【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近义词】千里冰封、滴水成冰【反义词】赤日炎炎、骄阳似火【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寒阴 寒阴 解释 (1).寒冷的阴气;寒气。《后汉书·郎顗传》:“政失其道,则寒阴反节。”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唐 姚合 《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诗:“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深。” (2).指寒冷阴湿。 南朝 宋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
寒色 寒色 [cool colour]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都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严寒 严寒 (词语)严寒,拼音:yán hán,意为酷寒,极其寒冷。语出汉董仲舒 《雨雹对》。
阴寒 阴寒 阴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n hán,是指寒冷、天阴而寒冷。
嚴寒 严寒 (词语)严寒,拼音:yán hán,意为酷寒,极其寒冷。语出汉董仲舒 《雨雹对》。
陰寒 阴寒 阴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n hán,是指寒冷、天阴而寒冷。
寒陰 寒阴 解释 (1).寒冷的阴气;寒气。《后汉书·郎?传》:“政失其道,则寒阴反节。”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唐 姚合 《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诗:“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深。” (2).指寒冷阴湿。 南朝 宋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
寒凉 寒凉 寒凉,读音是hán liáng,词语,亦作“ 寒凉 ”。 寒冷,清冷。
寒荒 寒荒 【引证解释】 1. 寒冷荒凉。 北齐 刘昼 《新论·激通》:“寒荒之地,风雪之所积;慷慨之怀,忠义之所聚。” 2. 寒冷荒凉的地方。 元 揭傒斯 《送陈文学序》:“苟可以行其道,虽寒荒穷发之外,将不遐顾,况 会同 哉!”
犯寒 犯寒 御寒;冒着寒冷 (1).御寒。《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2).冒着寒冷。 唐 鲍溶 《冬夜答客》诗:“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宋 惠洪 《十月桃》诗:“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寒涼 寒凉 寒凉,读音是hán liáng,词语,亦作“ 寒凉 ”。 寒冷,清冷。
寒房 寒房 (1).寒冷的房屋。 唐 杜甫 《夜》诗:“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唐 无可 《题青龙寺纵公房》诗:“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薰风拂柳控寒房,肠断 萧娘 ,梦断 萧娘 。”
朝寒 朝寒 朝寒,拼音是cháo hán,汉语词语,释义是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寒冬腊月 寒冬腊月【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示例】~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冷天 冷天 冷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ěng tiān,指寒冷的天气。
冷气 冷气 冷气,指寒冷的气流(语出苏轼 《题女唱驿》诗:“浮岚常作雨,冷气不知春。”) 现代多数指空调。
冷氣 冷气 冷气,指寒冷的气流(语出苏轼 《题女唱驿》诗:“浮岚常作雨,冷气不知春。”) 现代多数指空调。
防寒 防寒 fáng hán 防御寒冷;防备寒冷的侵害:穿件棉衣,可以~;采取~措施,确保苗木安全越冬。
高寒 高寒 (电视剧《五号特工组》中主要人物)《五号特工组》中高寒 ——霸王花 女,26岁,军校毕业后赴德国慕尼黑通讯学院留学,是出色的密码专家。回国后,她的公开身份是电讯局的工程师,实为特别行动小组的成员。 高寒 (词语概念)高寒比喻地势高而寒冷,高寒山区或者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冷颤 冷颤 (词语)冷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ěng zhàn,意思是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
岁寒 岁寒 岁寒,汉语词汇。 拼音:suì hán 基本解释: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歲寒 岁寒 岁寒,汉语词汇。 拼音:suì hán 基本解释: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寒冬臘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示例】~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冷顫 冷颤 (词语)冷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ěng zhàn,意思是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
寒风 寒风 (汉语词语)寒风是一个词语,拼音是hán fēng,释义为寒冷的风。
寒冬 寒冬 《寒冬》是由春秋鸿电视剧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广播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谍战剧,该剧由吴锦源执导、吴奇隆、罗海琼、姚刚、蔡妍等领衔主演。 该剧讲述了潜伏在伪警察局中的地下党员邓子华在苏联情报员萨拉丽娃的协助下,获取日军东宁军事要塞的图纸的故事。 该剧于2015年3月28日在山东卫视黄金档首播。 寒冬 (词语释义)寒冬,是指寒冷的冬天。
饥寒 饥寒 饥寒,汉语词语, 拼音:jī hán 意思是饥饿并且寒冷,多指环境艰苦。
冷呵呵 冷呵呵 冷呵呵lěng hē hē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形容寒冷。
避寒 避寒 避寒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hán,意思是御寒;免受寒冷。
饑寒 饥寒 饥寒,汉语词语, 拼音:jī hán 意思是饥饿并且寒冷,多指环境艰苦。
飢寒 饥寒 饥寒,汉语词语, 拼音:jī hán 意思是饥饿并且寒冷,多指环境艰苦。
寒風 寒风 (汉语词语)寒风是一个词语,拼音是hán fēng,释义为寒冷的风。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滴水成冰 滴水成冰【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示例】有一节苦处,任你~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近义词】冰天雪窖、冰天雪地【反义词】骄阳似火、赤日炎炎、风和日丽【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逼齿 逼齿 (逼齿) 指因寒冷或害怕而牙齿打冷颤。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 英布 ﹞轮一柄明如雪、快如风、沁心寒、逼齿冷、纯钢打就的宣花蘸金斧。”
逼齒 逼齿 (逼齿) 指因寒冷或害怕而牙齿打冷颤。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 英布 ﹞轮一柄明如雪、快如风、沁心寒、逼齿冷、纯钢打就的宣花蘸金斧。”
寒飙 寒飙 寒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biāo,是指寒冷的大风。
饥寒交切 饥寒交切【解释】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冷暖 冷暖 (王俊凯演唱《王牌特工2:黄金圈》推广曲)《冷暖》是王俊凯于2017年9月24日发行的单曲,此次王俊凯以《王牌特工2:黄金圈》中国推广大使身份献唱。 该曲为《王牌特工2:黄金圈》电影中国地区推广曲。 冷暖 (汉语词语)冷暖,汉语词汇。 拼音:lěng nuǎn 释义:1、指寒冷和温暖。2、泛指日常生活起居。如:关心农民的冷暖。
栗烈觱发 栗烈觱发 栗烈觱发 (lì liè bì bō) 解释:栗烈:凛冽,寒风刺骨;觱发:形容风十分寒冷。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示例:偏偏的苍云渐布,黄风徐起,~,竟有酿雪的意思。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回
风雨凄凄 风雨凄凄【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示例】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唐·杜牧《阿房宫赋》
唇亡齒寒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脣亡齒寒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寒飆 寒飙 寒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biāo,是指寒冷的大风。
風雨凄凄 【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示例】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唐·杜牧《阿房宫赋》
栗烈觱發 栗烈觱发 栗烈觱发 (lì liè bì bō) 解释:栗烈:凛冽,寒风刺骨;觱发:形容风十分寒冷。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示例:偏偏的苍云渐布,黄风徐起,~,竟有酿雪的意思。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回
風雨淒淒 【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示例】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唐·杜牧《阿房宫赋》
風雨悽悽 【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示例】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唐·杜牧《阿房宫赋》

其它词语热搜

* 寒冷的四字词语:1. 冰冷;2. 寒风;3. 霜冻;4. 冻结;5. 寒意;6. 冷气;7. 冰霜;8. 寒冽;9. 冷冽;10. 冰冷刺骨;11. 刺骨寒风;12. 寒冰凝结;13. 冰天雪地;14. 冰封严寒;15. 冰天雪地;16. 冰河严寒;17. 冰雹打脸;18. 冰冷刺骨;19. 冰冷无情;20.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