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月的四字词语

描写日月的四字词语:1. 日月交辉;2. 日月同辉;3. 日月如梭;4. 日月无声;5. 日月长存;6. 日月互照;7. 日月相伴;8. 日月同光;9. 日月同舞;10. 日月并辉;11. 日月共辉;12. 日月相连;13. 日月相随;14. 日月共存;15. 日月相映;16. 日月交替;17. 日月相望;18. 日月同行;19. 日月相依;20. 日月相照

描写日月的四字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日月 日月 (汉语词语)1.天体,即太阳和月亮。也指永恒不灭本源阴阳的代指。2.时间的意思,二十四小时为一天,三十天为一月。3.阴阳的意思,古人把太阳称作阳性,把月亮称作阴性。4.中医上的一个穴位。5.天子。
日月山 日月山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 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日月如梭 日月如梭【解释】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出处】宋·赵德麟《侯鲭录》卷二:“织乌,日也,往来如梭之织。”【示例】我想这光阴似水,~。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近义词】光阴似箭【反义词】度日如年【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日月丽天 日月丽天【解释】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出处】《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旗 日月旗 日月旗,出现于明朝对外贸易活动中。出自《穆天子传》卷六:“日月之旗,七星之文。” 明朝的商船看到葡萄牙人、荷兰人的商船在船头都挂了一面国旗,这样在海上有利于区别。于是明朝商船也在船头挂一面“国旗”,表示是明朝。 商船悬挂的非官方明朝“国旗”,因为是非官方的,标准就不清楚,所以你会看到旗帜的底色一面是绿色,一面是黄色。可见大家也只是意思意思而已,不会讲究百分之百准确,而且首先也没标准。 在明朝并未有国旗一说,虽说民间拿日月旗代表明朝,但从未将该旗定义为明朝国旗。 此外还有谣传说明朝的国旗是这样的——日月旗(概述里的图片),刚好是一个“明”字。按理说这面“国旗”想象力十足,也最符合明朝,但事实上这真的只是谣传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明朝商船使用过这种国旗的图案,况且商船们也懒得画。 网上流传近年来在南洋等一些地区所打捞的明代船只上发现过这种旗帜,才使得日月旗重新面世。但是现实中没有任何考古实物展出,再说有什么样的材料制作的旗帜在海底几百年不腐烂。
日月合璧 日月合璧【解释】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日月潭 日月潭 (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²(满水位时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日月交食 日月交食【解释】指日蚀和月蚀;比喻彼此争斗,做了冤家对头。【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爷!怪事,怪事!只见日月交食,不曾见辘轴退皮。”【示例】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到今日却做了~。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彼此争斗
参辰日月 参辰日月【解释】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日月入怀 日月入怀【解释】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日月重光 日月重光【解释】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壶天日月 壶天日月【解释】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出处】金·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示例】一场恶梦风吹觉,依旧~高。 ◎元·张养浩《中吕·喜春来》
壶中日月 壶中日月【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出处】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近义词】壶天日月【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日月麗天 【解释】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出处】《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解释】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出处】《后汉书·桓谭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江海带地,不足以比。”【示例】譬之六经,犹苍蝇声耳,岂得为~哉。 ◎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日月逾迈 日月逾迈【解释】日月前行。指时光流逝。
日月其除 日月其除【解释】日月流逝。指光阴不待人。
日月踰迈 日月踰迈【解释】见“ 日月逾邁 ”。
日月相 日月相 注音 rì yuè xiàng 日月相 解释 旧时迷信以为肩胛上有红痣为极贵之相,称“日月相”。《南齐书·江祏传》:“ 高宗 胛上有赤志,常秘不传, 祏 劝帝出以示人。 晋寿 太守 王洪范 罢任还,上袒示之,曰:‘人皆谓此是日月相。卿幸无泄言。’”
日月入懷 【解释】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參辰日月 【解释】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日月蹉跎 日月蹉跎【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日月参辰 日月参辰【解释】参辰:参宿和心宿,这两星宿不同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不合,作对。【出处】元·萧得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双方隔绝不得相见或作对成冤家
壺中日月 【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出处】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近义词】壶天日月【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壺天日月 【解释】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出处】金·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示例】一场恶梦风吹觉,依旧~高。 ◎元·张养浩《中吕·喜春来》
宾餞日月 宾餞日月【解释】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别。【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纳日,平秩西成。”
宾饯日月 宾饯日月【解释】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忠贯日月 忠贯日月【解释】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出处】《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有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示例】功盖天地,~,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于古,其伊周之亚与? ◎宋·刘炎《迩言》
日月逾邁 【解释】日月前行。指时光流逝。
日月踰邁 【解释】日月前行。指时光流逝。
日月如流 日月如流【解释】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枉费日月 枉费日月【解释】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日月參辰 【解释】参辰:参宿和心宿,这两星宿不同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不合,作对。【出处】元·萧得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双方隔绝不得相见或作对成冤家
悬若日月 悬若日月【解释】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忠貫日月 【解释】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出处】《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有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示例】功盖天地,~,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于古,其伊周之亚与? ◎宋·刘炎《迩言》
日月无光 日月无光【解释】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日往月来 日往月来【解释】形容岁月流逝。【出处】《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近义词】寒来暑往、日来月往【语法】联合式;作分句;形容岁月不断流逝
日往月來 【解释】形容岁月流逝。【出处】《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近义词】寒来暑往、日来月往【语法】联合式;作分句;形容岁月不断流逝
不日不月 不日不月【解释】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出处】《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近义词】没日没夜【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没有期限
沐日浴月 沐日浴月【解释】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出处】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气尽豁,脱履人间,天高地阔。”【示例】~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 ◎清·秋瑾《宝刀歌》
乌兔 乌兔 乌兔,古代指日月,比喻时间。中国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合称日月为乌兔。后人常用乌兔来形容时间。
空日 空日 kōng rì 1.不标日期。犹某日。 宋 苏轼 《论桩管坊场役钱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 苏轼 白。” 2.闲空的日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其清号日期,一月六次,择定空日查比。” 3.某些历法中不记日月的日子。如傣族历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间的一天或两天。
烏兔 乌兔 乌兔,古代指日月,比喻时间。中国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合称日月为乌兔。后人常用乌兔来形容时间。
侧匿 侧匿 cè nì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 郑玄 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侧匿,行迟也。” 2、指阴险奸诈。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卷层云 卷层云 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透过云幕时轮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环。有时云的组织薄得几乎看不出来,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时丝缕结构隐约可辨,好像乱丝一般。 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
天象 天象 天象,是指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规律的运动现象。天象是古代中国星占家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现代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 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极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
羲娥 羲娥 羲娥(xī é)汉语词汇。 释义::1、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 2、泛指岁月; 3、、指日夜; 4、、汉初儒生伏生之女。
珠连璧合 珠连璧合【解释】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出处】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示例】诏传四海,仰~之光;书遍万方,钦金玺纶音之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诏书盖玺颁行论》
乌飞兔走 乌飞兔走【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示例】~,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近义词】日月如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邵族 邵族 邵族自称“以达邵”,跟台湾一个大部族布农族自称“Bunun”,也是“人”的意思。主要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中国政府将其定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渔猎、农耕和山林采集为生,农业作物主要是板栗、蕃薯和花生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丰年祭中重要组成部分,“湖上杵声”成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还有播种祭、狩猎祭、拜鳗祭、丰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灵信仰,分为最高祖灵和氏族祖灵。族内流行的手工艺品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纺织的麻布。
白虹 白虹 白虹(白丽珠,1920年2月24日-1992年5月28日),原名白丽珠,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演员。1931年初成为明月歌舞团成员,1934年在播音歌星竞选中夺冠,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1945年1月举办歌唱大会,是第一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流行歌星。作为上海时期的影剧歌三栖红星,白虹灌录歌曲150余首,数量仅次于周璇,是40年代七大歌星、30年代末三大歌星之一;出演《无花果》、《孤岛春秋》、《美人关》、《雾夜血案》等30多部影片以及《上海之歌》、《杨贵妃》等舞台剧、歌剧和话剧,在电影界与白光、白杨并称“北平三白”。建国后白虹致力于话剧事业直至退休,曾荣获三等功。 白虹 (词语)(1).日月周围的白色晕圈,白光。 (2).宝剑名。
珠連璧合 【解释】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出处】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示例】诏传四海,仰~之光;书遍万方,钦金玺纶音之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诏书盖玺颁行论》
卷層雲 卷层云 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透过云幕时轮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环。有时云的组织薄得几乎看不出来,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时丝缕结构隐约可辨,好像乱丝一般。 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
明並日月 辞典解释明并日月  míng bìng rì yuè     与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形容人德业不朽。 《文选.刘琨.劝进表》:「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 《文选.陆倕.石阙铭》:「拯兹涂炭,救此洪流,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烏飛兔走 【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示例】~,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近义词】日月如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側匿 侧匿 cè nì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 郑玄 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侧匿,行迟也。” 2、指阴险奸诈。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捲層雲 卷层云 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透过云幕时轮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环。有时云的组织薄得几乎看不出来,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时丝缕结构隐约可辨,好像乱丝一般。 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
缠迫 缠迫 日月运行,岁月迫人,有时光迅速,或馀日无多之意。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感慨自哀,日月缠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封树何日?先灵靡安。痛此缠迫,乞哀残喘!”
度日如年 度日如年【解释】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示例】感承众头领好意相留,只是小可~,今日告辞。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二回【近义词】岁月难熬【反义词】度年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纏迫 缠迫 日月运行,岁月迫人,有时光迅速,或馀日无多之意。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感慨自哀,日月缠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封树何日?先灵靡安。痛此缠迫,乞哀残喘!”

其它词语热搜

* 描写日月的四字词语:1. 日月交辉;2. 日月同辉;3. 日月如梭;4. 日月无声;5. 日月长存;6. 日月互照;7. 日月相伴;8. 日月同光;9. 日月同舞;10. 日月并辉;11. 日月共辉;12. 日月相连;13. 日月相随;14. 日月共存;15. 日月相映;16. 日月交替;17. 日月相望;18. 日月同行;19. 日月相依;20. 日月相照